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电力现货市场下的不平衡费用该何去何从?

2019-09-02 15:01来源:电网技术关键词:电力现货市场电力体制改革电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其他辅助服务补偿费用。无功、黑启动等其他辅助服务一般采用中长期合约的方式,按约定进行履约与结算。

2.3.2 需求响应补偿

需求响应是指负荷资源根据市场发布的激励信号,自觉调整用电行为,改变其电能需求,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常见的需求响应有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和基于激励的需求响应。

当负荷资源、储能资源或是分布式发电资源等提供需求响应时,需求响应补偿费用本质上与辅助服务补偿费用类似,是平抑市场供需平衡波动的手段。对经过核定后的需求响应费用需要进行分摊,该补偿费用可纳入市场的不平衡费用。

2.3.3 机会成本补偿

机会成本包括:

1)辅助服务机会成本。指提供辅助服务的资源由于提供调频、备用等服务,而不能完全参与电能市场而导致的电能市场上的损失。机会成本可按照进入到退出的完整时间段进行计算,并且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辅助服务的进入阶段、执行阶段、退出阶段,分别计算由于提供辅助服务,不能进行电能供应而损失的收益。

机会成本由参与电能市场的单位利润在损失发电容量上的时间积分得到。其单位利润为电力差和价格差的乘积,电力差为假设不参与辅助服市场的可中标出力与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后实际出清电力的差值,价格差为该时刻的出清电价与可中标出力对应的发电成本(或近似为当前实际出力成本)的差值。

2)响应调度指令机会成本。由于调度要求,使得某些机组偏离优化出清的最佳经济调度点进行出力时,对机组的实际收益产生的影响进行补偿。当机组按调度指令要求在实时市场中降低发电出力时,其机组实际的出力比市场优化出清的出力要低,那么由此带来的机会成本损失要进行补偿;或者是实时市场价格相对较低,机组的发电成本相对较高,机组在实时市场中的某些容量段未中标,由于机组按调度指令要求在实时市场中提高出力,使得机组在高位成本运行,同时却获得了较低的实时市场价格,由此带来的机会成本损失也需进行补偿。

除了指定出力的情况,对于新增临时停机等情况,也需要对由此可能带来的收益损失进行补偿。例如当机组在日前市场中有出清量,但在实时市场中由于系统原因没有被组合,而实时市场价格又恰好大于日前市场价格,由此带来的收益损失也需要进行补偿(由机组自身原因导致的除外)。

机会成本补偿的计算公式可统一表达为

27.png

2)空载补偿费用。除了启停成本,还需对空载成本进行补偿。空载补偿费用为机组空载时间范围内的空载运行成本。可按空载的时间区间进行补偿,单位时间的空载运行成本需要进行核算与认定。计算公式如下:

28.png

这里,对于因系统可靠性、阻塞等原因而发生的必开机组、最小连续运行时间机组等,一般在特定出力范围内不参与市场定价,这些机组可以按照固定价格或核定的运行成本价格进行结算,也可以先在电能市场上以市场出清价进行结算,然后在补偿环节对其固定价格或核定的运行成本价格超出市场出清价格的部分予以补偿。

对于燃气、热电等高成本机组,在一定出力区间或电量区间内,可以通过降低报价来参与市场,对于其市场出清价不足以覆盖其核定成本的部分,也同样需要进行补偿。另外也可以通过年度基数合约进行利用小时数与电能费用的保证,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再进行补偿。

2.4 考核费用

2.4.1 电能考核费用

电能考核包括:

1)机组调度指令偏差考核。机组在每个调度时段内,如果偏离调度指令超过一定的阈值,应予以考核,扣除部分收益甚至全部收益。当出现紧急情况,调度需要调整出力指令而偏离交易出清结果时,机组须及时响应调度指令。

2)非计划停运考核。当机组在实时运行中出现临时非计划停运时,应将临时非计划停运时段内对应的现货电能市场收益部分,以考核的方式扣除部分收益或全部收益。

3)机组出力限值未达标考核。机组的实际出力上限,未达到并网调度协议中最大技术出力的限高要求或者是机组的实际出力下限,未达到并网调度协议中最小技术出力的最低要求时,对发生限制未达标时间区间内的实时电能收益,以考核的方式扣除部分或全部收益。

4)其他考核费用。《两个细则》中有关电能类的其他考核项。

2.4.2 辅助服务考核费用

辅助服务考核包括:

1)响应容量考核。当机组在实际运行中,出现响应容量未达到调度指令要求的出清容量时,须以考核方式,扣除一定时间区间内的辅助服务收益。

2)响应性能考核。当机组出现响应性能未达到调度指令要求的性能时,须以考核的方式,扣除性能未达标时间区间内的部分或全部辅助服务收益。性能考核也可以采用阶梯式的考核方式,对性能达到的不同等级进行分级考核。同时,如果市场依据性能进行综合定价,将考核费用直接体现在辅助服务电费结算中,则可不必另外设置考核项。

3)其他考核费用。《两个细则》中有关辅助服务的其他考核项。

3 不平衡费用分摊机制

不平衡费用由阻塞盈余、非市场电量波动费用、补偿费用及考核费用这4类费用构成。针对不平衡费用,将从费用分摊的方式、周期、方向、对象及比例等方面进行分摊机制[24-25]的研究。

3.1 费用分摊方式

费用分摊方式包括:

1)平衡池分组处理。按照电能类、辅助服务类、考核类等或其他分组原则将不平衡费用中的多项费用进行分组处理,对每组资金池采用统一的分摊方式进行处理。将多项不平衡费用按组分摊计算,好处是处理简单,缺点是组内的各类费用处理方式不够细化,公平性、严谨性欠佳。

2)每项费用分别处理。对每项不平衡费用,分别采用不同的分摊方法,独立进行分摊计算。每项不平衡费用项目可依据实际业务要求,设定不同的分摊方法与分摊对象。该方式的好处是处理合理,精确分摊,缺点是处理复杂,需要对每项费用分别进行分摊计算。

3.2 费用分摊周期

费用分摊周期分别为:

1)平衡账户,累计清算。按季度、年度等较长周期以清算方式进行分摊。这样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需要设立平衡账户[26]用于存管发生的不平衡费用。该种方式的优点是多个周期集中处理,无需在每个结算周期都进行计算,处理简单。缺点是带来平衡账户的设立、审计及监管等一系列额外工作。

原标题:电力现货市场下不平衡费用构成及分摊机制研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现货市场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