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李河君:能源破壁人?

2015-06-08 14:56来源:新财富关键词:李河君电力体制改革清洁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了进一步推进移动能源民用化,2015年2月,由汉能薄膜发电主办的“全球薄膜发电产品创新大赛”拉开帷幕,汉能希望通过跨界合作的方式,促进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多样化应用,推动移动能源对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其终极指向,正如李河君所言,是让每一个个体都成为发电主体。

显然,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它的背后,蕴藏着汉能的野心:开启移动能源时代,彻底颠覆人类利用能源的方式。

李河君甚至有一个极具革命性的观点,“这么多年来,国内光伏电站发电后直接上网的路线根本是错误的”。这源于他对电力行业的对比观察,也可以看作是汉能对薄膜太阳能技术前景质疑的回应。

“光伏电站,不管薄膜、多晶硅也好,一年的设备利用时间才1000多个小时,而水电有4000多个小时,火电达7000多个小时,是光伏的5倍。这就好比100节车厢拉货,你太阳能发电才20节有货,80节没有货,而人家火电全是满的。也就是说,光伏往外输电的成本是传统能源的4到5倍。因此,光伏电站和传统的水电、火电去拼没有任何意义,也拼不过”。在李河君看来,“太阳能发电的本质就应该是移动式的独立能源,这才能体现出太阳能便携式发电的优势,我们专业术语叫分布式能源”。

汉能控股的总部大厦便是分布式能源的样板。这里的建筑立面铺满了薄膜太阳能玻璃板,色彩绚丽、十分壮观。据称,这个2014年10月26日投用的薄膜发电建筑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目前已经使汉能总部实现20%的电力自给。汉能人士表示,两年后项目整体完工时,“汉能总部1400多人将彻底实现电力自给”。

分布式能源路线,恰能充分体现薄膜发电组件的柔性可弯曲、轻质、安装方便等优势,相比之下,厚重的晶硅并不适用于此。

同时,硅产业的高污染、高耗能,也被包括汉能在内的光伏业者诟病。有分析人士认为,晶硅电池在原材料提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而硅组件在实际发电中衰减率也高,晶硅电池技术一直以来都面临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不过,由于行业门槛很低,投资几千万元就能在短时间内出产品,助推了中国光伏产业前些年的野蛮生长。但是,只重产量不重研发,导致目前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尽管约占世界的60%,但在海外却频繁遭遇“双反”,面临痛苦转型。其不仅在太阳能转换效率上遭遇瓶颈,硅原料获取上也受制于德、美、日等国,先进技术、关键材料和高端装备仍然依靠进口,尤其是高端成套装备进口推高成本,“绑架”了技术创新。

李河君经常用黑白电视、彩电和液晶电视,来比喻多晶硅与薄膜电池的关系:“黑白电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会有市场,但未来一定会被液晶电视和彩电超越。薄膜化、柔性化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晶硅业内都知道,它的转化率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到17%-18%再往上走就很难了;薄膜则不同,我们产品的实验室转换率已经可以做到30.8%,而且转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成本可以下降5%-8%。所以,薄膜无论从转化率以及成本方面都在迅速地改良,我觉得有一天,社会对光伏的理解都会改变,会理解薄膜才是真正的光伏、真正的移动能源”。

“现在国家确定了七大新型战略产业,薄膜太阳能和五个有关系,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薄膜发电不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而是一场能源革命,是一个非常大的新兴行业。”2015年3月16日,国家能源局下发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设定今年全国新增光伏电站规模为17.8GW,比去年的14GW目标大幅提升,也超过此前草案中的15GW。这一方案尤其增加了对分布式发电的扶持,规定屋顶发电和自用型分布式发电不受规模限制,全部具备享受补贴资格,这显然为薄膜发电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李河君看来,现在汉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社会观念,“因为所有人对电力的理解是打上烙印的,而汉能在干一个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没有标杆,大家可能不理解。但这个时间为期不远,只要一两年时间,汉能一定会得到全社会公认,我们会创造一个移动能源新的时代”。

原标题:李河君 能源破壁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李河君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