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访谈正文

徐晋涛:能源革命必须以体制改革为支撑

2015-06-01 13:04来源:南风窗网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能源改革能源革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另一方面,日本的地方政府高度自治,其环境标准比中央政府出台的严格很多倍,地方政府在环保方面比中央政府起的作用大得多。而在中国恰恰相反,很多案例都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勾结,违反环保政策。如果地方没有积极性、没有行动,环保问题怎么可能解决?所以,我认为中国还没有找到解决环保问题的出路。

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记者:从环保部门来说,最近几年在控制工业污染排放方面也开始有所作为,如何评价他们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作用?

徐晋涛:环保执法靠中央主管部门只能起杀一儆百的作用,如果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只能是欺上瞒下。中国的环境标准并不比世界上其他国家低,如果中国的环境法能够严格执行,环境问题早就解决了。90年代中国就有非常严格的环境政策,比如关停“十五小”,15种重污染行业的小企业都要关停。还有“零点行动”,一夜之间,淮河流域关停几千家企业,但是淮河的污染问题解决了吗?说明那几千家企业没有彻底关掉,只不过是当时关了,风头一过,照常开工生产。所以,不能靠中央机关监督企业,真正利益相关的是地方政府。问题的关键是地方政府现在没有严格落实环保政策的动力。

改变中国的环境问题,目前来看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地方政府,在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方面,地方政府不作为是最重要的问题;从能源结构来说,产业组织的垄断是较为严重、核心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是真正的“能源革命”。否则,环保和能源结构的改善就是运动式。真正感受到环境改善应该说是“十一五”期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能源强度下降20%,主要污染物下降10%。但是看2011年的数字,大部分指标都出现反弹,这说明行政高压带来的环境改善是不可持续的,都是临时性的措施,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革命性的道路。

记者:你认为地方政府绿色GDP考核是一个出路吗?

徐晋涛:考核是靠不住的,因为数据可以造假。对地方政府来说,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环保很难变成第一要务。地方政府官员任期的不稳定性导致了他们的短期行为,不管百姓和中央政府多么重视环保,地方政府的行为都没有大的改变,环保政策也很难落到实处。而且光靠信息公开不会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数字是可以加水分的。2013年,国务院就出台了 “大气十条”,但是空气质量有改善吗?有些人看到PM2.5的指数有降低,就说空气质量在改善。其实没有,只不过是刮风天数多了一些。近期有统计分析表明,风速变化对PM2.5指数变化的影响能达到80%多,这也表明政策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所以说,既然是“革命”,就需要有外部力量来促使体制做出改变,最终体现在负责执法的地方政府彻底改变行为。

原标题:徐晋涛:能源革命必须以体制改革为支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能源改革查看更多>能源革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