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政策正文

浙江:健全电力需求侧响应机制 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模式

2021-06-10 09:37来源:北极星售电网关键词:电力需求侧响应电力需求侧管理新型电力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4塑料污染治理三年攻坚行动

以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为重点,聚焦塑料制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环节,系统推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管理,禁限一批难回收、易泄漏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推广一批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循环一批新型包装和物流载具,建立健全高效回收体系,规范废塑料材料化利用,强化科技支撑,切实推动我省塑料污染治理走在前列,全力打造“重要窗口”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2021年底,率先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全面落实我省“治塑”工作要求;推动一次性塑料制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普遍推广;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普遍推行科学适用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2023年底,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可替代产品产能基本满足全省替代需求。

(八)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关键核心绿色技术攻关,围绕节能减碳、典型产品生态设计、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高端装备再制造、废旧手机家电自动化拆解等领域,突破一批绿色低碳循环关键共性技术及重大装备。积极推广天能废旧铅蓄电池高效回收利用绿色制造集成、纳爱斯洗涤剂全生命高效节水等国家认定的绿色技术,以及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绿色清洁能源技术。全力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湖州),推动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绿色技术。

强化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共建技术研发机构,强化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示范应用,破解绿色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大力引进“双一流”高校、中科院等高水平科研单位来浙设立研究机构,推动重大绿色共性技术研发项目落户。开展绿色技术体系集成示范,打造一批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双创”平台等创新载体,支持湖州、衢州等地创建国家级绿色技术创新示范区。建立健全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工作机制,规范交易管理办法,依法合规推进绿色技术交易工作,营造健康活跃的技术交易氛围。

专栏5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

以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为主体,设立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绿色技术交易为驱动力,引导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引领性、国际影响力、全面开放的市场化绿色技术交易综合性服务平台,为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

(九)健全循环经济发展机制

深化循环经济体制改革。以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统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领域数字技术应用和制度创新,打造碳达峰、园区循环发展等应用场景,提升整体智治水平。优化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机制,以及污水、垃圾等排放和处理的差别化收费机制。以快递包装、电器电子产品、汽车产品、动力蓄电池、铅酸蓄电池、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物、轮胎等为重点,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探索开展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鼓励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全面参与碳市场建设。

专栏6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

研究制定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建立涵盖汽车生产企业、经销商、维修企业、保险公司、回收拆解企业等的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强化汽车生产、进口、销售、登记、维修、保险、二手车交易、报废、关键零部件流向等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交互共享。建立认证配件、再制造件、回用外观件的标识制度和信息查询系统。探索开展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

健全循环经济法规标准。加快推进《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等法规修订。完善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制定一批“品字标浙江制造”绿色制造标准。加快推动绿色设计、消费品能耗、污染物排放、绿色包装、可降解塑料、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出行等标准制定。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标准联盟,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领域的团体标准。鼓励绿色制造企业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

完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全面落实支持节能、节水、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采取投资补助、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方式支持循环经济发展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能力建设。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发行贴标绿色债券,积极发展基于各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创新发展绿色保险。深入推进湖州、衢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大经验总结和复制推广力度,加快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绿色金融模式。

四、重大工程

围绕绿色循环低碳发展9大重点领域,实施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升级、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海水淡化示范、污水资源化示范、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创建、绿色生活创建、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等九大工程。

(一)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升级工程

按照“功能布局合理、资源集约高效、产城深度融合”的要求,优化园区空间格局。围绕产业链、价值链“两链”提升,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园区产业循环链接和绿色升级,提高资源产出率。完善园区产业共生体系,深化副产物交换利用、余热余压梯级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基本实现园区各类废弃物内部循环。推动园区低碳建设和产业低碳转型,探索开展“零碳”园区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园区第三方治理,建立按效付费、第三方治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新机制。建立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园区物质流管理。选择一批产业基础好、改造潜力大的园区先行开展试点,到2025年,推动制造业类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升级。

(二)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工程

合理规划建设回收站点、分拣中心和废品交易市场,支持打造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平台,鼓励在住宅小区、商场、超市等场所设置废旧物资便民回收点,推广智能终端回收设备。依托衢州、台州等国家级和海盐等省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报废机动车、退役光伏组件、废旧家电、废旧电池、废旧轮胎、废旧木制品、废旧纺织品、废塑料、废纸、废玻璃、餐厨垃圾等城市废弃物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引导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集聚发展,构建完善区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健全废旧农膜、化肥与农药包装、灌溉器材、农机具、渔网等废旧农用物资回收体系,推动区域性废旧农用物资集中处置利用设施建设。以省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城市为重点,争创3-5个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聚焦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尾矿、共伴生矿、农作物秸秆、林业三剩物等重点品种,推广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先进技术、装备,实施具有示范作用的重点项目,大力推广使用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建设1-3个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到2025年,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农作物秸秆等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

推行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推动建筑垃圾精细化分类分质利用,完善收集、清运、分拣、再利用的一体化回收处置体系。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标准体系,明确适用场景、应用领域等,提高再生产品质量,提升再生产品的市场使用规模。培育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骨干企业,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积极开展再生骨料强化技术、再生骨料系列建材生产关键技术、再生细粉料活化技术、专用添加剂制备工艺技术等研发。到2025年,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建成1个以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固定式处置工厂,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五)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在海岛地区和沿海产业园区大力推广海水淡化,加快实施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海水淡化工程(二期)、3万吨/日菜园海水淡化厂新建工程等一批海水淡化重点项目,到2025年,全省海水淡化产能规模达到55万立方米/日。充分发挥杭州水处理中心、浙江大学等在膜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推广应用海水淡化工程自主技术和装备,推进水处理领域的产学研融合,打破技术壁垒,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确保水质达标和口感提升。

(六)污水资源化示范工程

在城镇、工业和农业农村等领域系统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以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区域为重点,以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以工业利用和生态补水为主要途径,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监督管理,开展试点示范,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实现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省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

(七)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程

以提高绿色产业规模、质量、效益为重点,以增强绿色产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选择一批产业园区开展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推动绿色产业集聚、提升绿色产业竞争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打造运营服务平台、完善政策体制机制,培育形成绿色产业发展新动能。到2025年,打造吴兴经济开发区、遂昌工业园区等若干个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和10个省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全省绿色产业集聚度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

(八)绿色生活创建工程

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完善绿色生活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到2022年,全省80%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达到节约型机关创建要求,70%以上的城乡家庭达到绿色家庭创建要求,80%以上的学校达到绿色学校创建要求,70%以上的社区达到绿色社区创建要求,50%以上的大型商场达到绿色商场创建要求,各设区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到2025年,绿色生活创建持续深化,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全面形成。

专栏7绿色生活创建

节约型机关创建:以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为创建对象,强化节约能源资源目标管理,推行绿色办公,率先在全社会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绿色家庭创建:以广大城乡家庭为创建对象,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主题实践和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家庭成员生态文明意识。

绿色学校创建:以大中小学作为创建对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推进绿色校园基础建设,建设节能环保校园,培育绿色校园文化,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绿色社区创建:以广大城市社区为创建对象,建立健全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制度,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提高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培育社区绿色文化,打造绿色宜居宜业空间,推广“未来社区”建设。

绿色出行创建:以主要地级市为创建对象,积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城市交通服务、管理水平,提高公共交通供给能力,优化交通信息引导,规范交通新业态融合发展。

绿色商场创建:以大中型商场、商业综合体为创建对象,建立绿色管理制度,提升商场设施设备绿色化水平,完善绿色供应链体系,开展绿色回收,实施放心消费政策。

绿色建筑创建:以城镇建筑为创建对象,结合城市有机更新、“未来社区”建设,逐步提高城镇建筑中绿色建筑比重,逐步推广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

(九)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工程

围绕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聚力突破一批绿色低碳循环关键共性技术和重要装备,重点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产业低碳转型等技术装备。开发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的智能型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污染物末端治理相融合的综合利用装备。在废旧新能源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金属等再生资源领域开发智能化拆解、精细分选及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加快开发废塑料、废橡胶的改性改质技术,以及废脱销催化剂、废动力电池、废太阳能板的无害化、资源化、成套化处理利用技术装备。着力突破零碳电力、零碳非电能源、零碳工业流程重塑、CCUS碳汇与负排放技术、零碳优化集成体系等绿色低碳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集成示范,推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省发展改革委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省级循环经济发展协调机制作用,会同有关省级部门统筹推进规划实施。有关省级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各设区市要制定实施方案,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二)强化监测评估

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产业发展、碳达峰、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等监测评估制度。探索优化绿色发展统计核算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督查机制,将其作为地方政府和部门领导班子工作实绩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并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绩效考评范围。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制度,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跟踪统计监测,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

(三)强化行业监管

加强对报废机动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改装拼装、拆解处理等行为,加大查处和惩罚力度。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规生产销售国家和我省明令禁止的塑料制品,严格查处可降解塑料虚标、伪标等行为。加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环境监管。

(四)强化开放合作

按照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依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平台,加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产业、绿色金融与投资、绿色技术创新等方面交流合作,务实推进项目合作。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推动与沪苏皖在绿色发展上互促互补共赢,在一体化进程中补齐短板、强化优势。加强与海内外知名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合作,形成链接全球的合作网络体系。

(五)强化全民参与

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大力传播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绿色文明新风尚。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公益组织、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等积极作用,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从消费环节倒逼生产方式改变,为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需求侧响应查看更多>电力需求侧管理查看更多>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