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评论正文

评论|不可低估将双碳工作与能耗双控混为一谈的危害

2021-06-09 13:11来源:先思录作者:尹明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期看到《双碳行动出问题可能比美国打压都更影响中国发展稳定》一文(下文用“文章”代指),有些感受与想法与大家分享。双碳行动或双碳工作是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采取的行动或工作。

文章提出“作为‘双碳’工作的前奏,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成为推进倒逼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抓手”,并引用一些地方政府在落实能耗双控工作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关停企业、关闭景观灯、煤炭去产能等,作为双碳工作存在巨大风险的例证。

笔者认为,文章对双碳工作和能耗双控之间的定位把握并不准确,将两者混为一谈会严重干扰我国的双碳工作开展。统一认识,去除杂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来源:微信公众号”先思录“ ID:foresight-thinking 作者:尹明)

1、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排放到大自然的二氧化碳的总量达到最大值(峰值)。

碳中和是对排放到自然界,且超出自然界自身(包括陆地系统、海洋系统等)消纳能力之外无法处理的那部分二氧化碳而言。有两点需要明确。

(1)碳中和针对的不是碳元素,而是二氧化碳。碳是人类社会生产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2)碳中和不是不让排放二氧化碳(所谓的“零碳排放”),而是强调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与自然界对二氧化碳消纳能力之间的关系。前者不超过后者,就是达到自然碳中和状态,工业革命之前的社会就是处于自然碳中和状态中。反之,就需要采取负碳技术、增加碳汇能力等人工措施,实现超排量的人工中和,达到人工碳中和状态,现在谈论更多的是人工碳中和状态。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二氧化碳产生与抵消双向的过程。具体地说,“双碳”工作一方面与二氧化碳的来源和规模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们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CCUS、碳矿化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即碳汇能力)有关。从排放源来看,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产生于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前者在我国占比在88%左右(数据来源:4月2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2021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的主题发言),占比较高。

2、双碳工作具有深刻性、广泛性和长期性、紧迫性的特点

双碳工作是为落实双碳目标而开展相关工作。双碳目标,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我国提出,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双碳工作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有之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实现双碳目标在全球范围看,具有深刻性、广泛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深刻性体现为,实现碳中和是出于人们日益增强的生态环保意识,其主要驱动力并不是经济因素,更多受到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态人文关怀的支配,是对人自身的改造与升华。碳中和就是在不断积累共识后的全球共同行动。

广泛性体现为,双碳工作针对的是生产和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涉及能源体系、产业体系、生态体系、社会体系、价值体系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几乎涵盖了人们所有活动。

长期性体现为,实现碳中和所涉及的方面普遍具有极强的历史继承性,如一个国家能源、产业、生态体系的转型和改善都是“慢过程”,短则需要几十年长则上百年的转型过程。

对中国而言,实现双碳目标还具有紧迫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

从国际看,碳中和的国际共识已经形成,发展目标也已达成,这主要体现在联合国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方面所制定的国际公约或议程,现在得到了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认可和接受,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差异性。而且这些共识和承诺,正在转化为影响国际经济、贸易、产业链和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如欧盟提出的边境碳调节机制BCAM、企业ESG评价等)。新冠疫情冲击给全球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必须做出响应和决定。

从国内看,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新冠疫情可能会给我国的产业体系和经济运行体系造成“外强内弱”的错配,等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世界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新调整将对我国带来产能严重过剩、资产大量闲置和就业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现在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到未来世界秩序和经济规则重新制定的过程中,确保国家发展利益不受损害,而参与的门槛就包括以碳中和为代表的生态环保门槛。我们的产业、产品和供应链都需要按照国际“碳”标准的要求重新布局制定和升级,迎接疫后世界经济新变化。从现在欧美疫苗接种普及情况看,这个准备期和窗口期不会太长,时间紧迫。如果还把时间浪费在“要不要碳达峰,要不要碳中和”上,就太没有道理,太不负责任,太缺乏战略眼光了。

3、能耗双控是一项指向明确的工作措施

能耗双控是指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即单位GDP能源消费量)进行以提高能效和用能合理性为目标的工作措施。能耗双控是基于需求决定供给的基本经济规律、强调需求侧“单向”管理过程,是大约在十年前提出的,主要针对的是我国高载能产业粗放较快发展,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用能效率不高的问题。

另外,从二氧化碳排放角度看,高载能产业不一定是高排放产业,关键是要看能源来源构成,多用风光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也可成为“绿色高载能产业”。在高耗能行业分析上,可参考“先思录”发表的《改变对“高耗能行业”的偏见》。

4、双碳工作与能耗双控的区别

一是在影响与意义方面,双碳工作的深刻性、广泛性和长期性、紧迫性都远高于能耗双控。前者相当于众志成城的目标愿景;后者是手段,具有强烈的行业管理色彩。

二是在效率方面,双碳工作强调的是提高能源生产、转化、储运和使用全环节效率;能耗双控强调的是能源的使用效率。

三是在能源清洁程度方面,双碳工作强调的是清洁低碳,是对能源供给侧能源来源的要求,尽量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放利用,是“量+质”的问题;能耗双控,更强调的是“量”的问题,不是为了提高能源清洁低碳程度,这个“质”的问题的。

因此,文章提出,能耗双控是双碳工作的主要抓手,这种判断和认识是不准确的。这种认识很容易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扩大化”“严重化”,进而动摇我们的信心与决心。将工作执行过程中工作方法、人为因素等外部因素的不妥(如一些地方政府在落实能耗双控工作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用于证明所做事情内在的不合理性,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这如同厨师做菜,由于自己火候把握不好或食材处理不当,没做好菜。这本身是厨师的问题,不是潜心提高厨艺,可非要说“这道菜风险太大,以后别做了”。文章自己也说“我们要深刻清楚国家意志并不等于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如果不防范可能的重大问题及对发展和稳定带来的风险”,也承认了要把事情本身与事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区分开,本可以通过提高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治理能力等方法,消除负面影响,说成是“双碳工作风险非常大了”。逻辑不通。

现在是倡导“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年代,但一定要在正确的方向、正确的认识指导下“加油干、甩开膀子干”,否则将是“瞎干、乱干、胡干”。

未完待续

原标题:不可低估将双碳工作与能耗双控混为一谈的危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达峰查看更多>碳中和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