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电力现货政策正文

广东“十四五”规划: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完善“中长期+现货”的电力市场建设

2021-04-27 09:01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力现货市场广东售电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节 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

统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及地方高水平大学,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推进地方高校优质特色发展,力争更多高校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支持广州、深圳打造全国高等教育高地。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着力建设一批原始创新能力强的高峰学科,大力提升教育创新、科研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力争产出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原创性成果。积极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来粤办学,探索优势院校海外(境外)办学。加快新设高校规划和设置,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实施“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着力补齐办学条件短板,支持阳江、揭阳、汕尾等地级市本科高校校区建设,实现全省地级市本科高校全覆盖。打造一批支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产业发展急需的重点学科专业或专业群,重点支持汕头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韶关学院等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切实增强服务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化“特色高校提升计划”,着力建设一批特色突出、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学科专业或专业群。

提高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水平。加强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深化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等专业紧缺人才,夯实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增列及动态调整,加强学位授权点尤其是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着力提高与我省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契合度。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推进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促进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发挥高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优势,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始创新成果重大突破。

第四节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基础工作,系统谋划教师工作,加强教师发展体系和教研体系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满足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实施新一轮“强师工程”,努力建设专业化创新型校长和教师队伍。加快补齐薄弱地区、边远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短板,加快补充体育美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师资,建立健全支持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教师交流制度。配齐配强各级教研机构专职教研员,推进研训一体。

全面振兴教师教育。深入推进广东“新师范”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科学规划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布局和培养规模,构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师范院校招生培养制度,稳步扩大教育硕士的培养规模,提高教师培养层次。全面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及对标建设,加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强化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

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和规范编制管理,增加并合理调控省市县三级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员编制资源配备,优先满足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统筹县域内教师资源配置和管理,优化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审标准。加快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长效保障制度,深化各级各类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依法依规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待遇,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

第五节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强化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

深入推进各领域重点改革。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始终把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提升安全教育水平。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机制。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落实和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保障入学机会公平。持续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支持各类民办学校规范办学、特色发展、品牌提升。健全教育培训机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创新省内教育结对帮扶机制,加大帮扶力度。

深化产教融合。完善产教融合规划和资源布局,规划建设若干个产教融合集聚发展区,促进教育、产业、创新资源集聚融合,在龙头企业和学校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创新平台。支持广州、深圳等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开展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行业、企业。深化职普融合,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构建市场导向的协同创新机制,降低校企合作制度性交易成本。到2025年,建设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建设培育10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重点打造200个以上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实训基地。

健全终身教育体系。优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人才评价等,高质量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推动职业院校全面发展职业培训,扩大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供给,办好老年大学,深化开放大学转型发展,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加强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推动广东省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的实践应用,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沟通衔接,构建广东特色终身教育体系。

专栏17“十四五”时期广东教育现代化重点工程

一、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

1. 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到2025年,建成100个省级幼儿园科学保教示范项目,稳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力争超过50%的县(市、区)通过国家认定。“十四五”期间,新建改建扩建2500所幼儿园。

2.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到202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5%以上,实现“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全覆盖。

3. 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到202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培育100个省级特色示范高中和100个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

二、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行动计划

1. 加快职业教育扩容与省职业教育城建设。到2025年,全省中职学校数量整合到350所左右,高职院校发展到90所左右,建设若干所职业技术大学。高标准建设广东省职业教育城,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2万人左右。

2. 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推进高职“双高”建设,打造14所国家级“双高”院校,建设一批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一批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80所左右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和40所高水平技工院校,建成300个左右“双精准”示范专业和300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

3.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100个左右骨干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共同组建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融合联盟。建设一批区域综合性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三、高等教育内涵建设

1. “双一流”建设。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等学科的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建设。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网络安全、癌症攻关等关键领域,建设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平台。争取新增1-2所高校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2. “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计划。对接国家“双一流”,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到2025年,力争10所以上高校稳居全国百强。持续改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校办学条件,支持阳江、揭阳、汕尾等地级市本科高校校区建设,实现本科高校21个地市全覆盖,新增2-3所高校达到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要求。加强特色发展,新增1-2所高校达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要求。到2025年,争取新增20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3-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新建100个左右省级现代产业学院、50个左右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建设10个左右未来技术学(研究)院。

3. 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建设4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300个左右省级特色(重点)专业,200个左右专业通过国内或国际权威组织专业认证,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及国际竞争力。建设5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000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4. 重点医学院建设。建设优质医学院跨学科专业跨领域的重大医学创新中心。加强优质医学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加强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5. 重点师范院校建设。加强师范院校办学条件建设。推进11个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建设300个左右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推进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建设。

四、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建设50个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300门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80个校企共建的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100个社区教育示范基地、80所老年大学示范校、150个社区教育创新区,遴选100个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和100名终身学习之星。

五、教育信息化创新工程

到2022年,建成500个信息化中心学校(智慧校园)示范校,培育300个省级信息化融合创新标杆项目。建设25所开展与教学同步直播录播的省级优质示范学校。

六、民办学校规范达标和品牌提升计划

设立民办学校品牌建设专项工程。遴选建设总量占比不低于10%的民办品牌幼儿园、学校和一批品牌学科、专业、课程。

七、教育结对帮扶计划

深化地级以上市结对帮扶、省内高校结对帮扶、高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和“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等帮扶方式。推动全省所有高校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市、县(区)结对帮扶;推动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教育研究机构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结对帮扶;推动珠三角地区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教育开展“组团式”帮扶,扩大珠三角地区优质中小学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结对帮扶规模;强化地级市区域内校际结对帮扶,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八、技工院校建设发展“强基培优计划”

1. 建设高水平技师学院。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分批次扶持创建2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

2. 建设高水平技工学校。分批次扶持创建30所高水平技工学校(含高级技工学校)。

3.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技工院校标准化建设。扶持省属技工院校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技工院校开展校区新、改扩建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场所等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

4. 推进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推动首批符合设置标准的3所技师学院尽快纳入高等学校序列,推动其他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5. 技工院校品牌专业建设计划。重点打造与二十大战略性产业集群相适应的专业集群,建成200个品牌专业。

第十七章 实施健康广东战略 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中心,优化资源配置,补齐短板弱项,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加快建立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我省卫生健康事业走在全国前列。

第一节 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系统重塑公共卫生体系,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建设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快构建以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职能清晰、机制顺畅、上下协同、防治结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提升工程,改善疾控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强化现场调查处置能力。构建以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执法机构为骨干,乡镇(街道)卫生协管员队伍为补充,职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持续推进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和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设。鼓励地方通过整合各类专病防治机构探索医防融合新模式。

提升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健全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和法律体系。实施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类、紧急医学救援类队伍全覆盖。分区域布局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化学中毒应急救治中心,有核电站的地市按需建设核辐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推动航空医学救援和海(水)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工作,提升海陆空立体化卫生应急综合救援能力。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合理确定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储备规模,实行分级储备、动态调整。加强心理危机干预,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心理救援能力。

建立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建立以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为骨干,发热门诊、发热诊室为哨点的省市县三级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实施重大疫情救治体系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感染病科和重症救治专科能力建设,提高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提升传染病医疗救援网络快速响应、跨区域转运和救治能力。强化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发热门诊(诊室)建设,规范预检分诊管理。推进公共设施平战两用建设,确保具备快速转化救治和隔离场所的基本条件。

强化重点人群与重点疾病健康管理。实施妇幼健康保护工程,健全母婴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加强0—6岁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等健康管理。完善省市县三级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加强重点职业病诊疗。完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机制,加大严重精神障碍救治救助力度,实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强工程。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部门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强化免疫规划,加强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点疾病防治。完善政府主导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效,碘缺乏病、血吸虫病维持消除状态,饮水型氟中毒控制率维持100%。建立完善多部门、跨学科的风险评估机制,提升全省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溯源能力。到2025年,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分别控制在0.16%、0.9%以下,肺结核发病率降至50/10万以下。

第二节 筑牢“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

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提质增效,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提升全省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卫生健康需求。

构建医疗卫生高地。实施医疗卫生建高地工程,集中高水平医院优势资源,组建医联体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建设,发挥高水平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对标国际一流、国内最优,以广州呼吸、肾脏病、肿瘤、心血管、精准医学等五个中心为重点打造医学高峰。以打造广州、深圳医疗高地为牵引,带动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粤港澳健康大湾区。建设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推动实现高水平医院21个地市全覆盖。鼓励支持高水平医院设置国际医疗中心,探索药物、器械、医疗服务领域合作,支持建设一批满足前沿医学技术发展的健康产业园区。到2025年,全省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6张。

打牢医疗服务能力基础。发挥市级区域医疗中心龙头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市域整体医疗水平提升。实施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百县”工程。按照“一街道一中心、一镇一院、一村一站”要求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人口密集、服务半径较大的地区可适当增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质增效工程和规范化建设,发展社区医院。鼓励社会力量建设高水平医院,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科医疗品牌。支持发展高水平、国际化、集团化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血液净化、安宁疗护等第三方机构。鼓励发展各类医生集团和特色诊所。

改善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省市县三级城乡区域全覆盖、水陆空立体化全方位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建立五大救治中心,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引导三级公立医院推广预约诊疗和日间服务,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鼓励公立医院成立住院服务中心,对全院床位和护士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筹调配。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国内领先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健全覆盖主要专业的省、市医疗质量控制组织。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建立“献、采、供、研、管”一体化血液供应保障机制。健全化解医疗纠纷长效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第三节 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

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打造优质高效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医药强省。

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中医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实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补齐中医医院设置和建设短板。建设岭南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医院和中医优势专科,打造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力争实现全国百强中医医院达10家以上。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室建设。强化中医药服务信息化支撑,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实施中医优势病种强优提质工程,提升中医预防、诊疗和康复服务能力。发挥中医药在疫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加快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布局建设成建制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治队伍和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建设中医特色医院、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基地。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中医药创新中心和科研机构建设。推动岭南中药基础研究、种植、产品研发创新、质量控制等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岭南中医药地方标准建设,健全中医药全产业链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省中医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推动中医药院内制剂产业化生产。弘扬传播岭南中医药文化,建设覆盖各地市的中医药文化基地,打造中医药文化与科普精品。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促进中医药进农村、社区、机关、校园、企业,提升全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创新中医药原创知识产权保护,构建数字中医药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中医药人才终身教育体系。推动中医药机构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中医药“走出去”。携手港澳共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打造中医药临床科研新高地。依托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中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鼓励县级中医医院创二甲,力争30万以上常住人口县二甲中医医院全覆盖,县级中医医院成为基层中医药服务龙头。支持开展紧密型县域中医医共体建设,加强医联体中医药工作,建立以健康为中心、防治结合的县镇村三级整合型中医药服务新体系。加强以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为主的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每年订单定向培养500名中医专业学生,到2025年,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不低于执业医师总数的20%。鼓励高水平中医专家在基层中医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名医工作室。对全省17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实施基层中医馆能力再提升工程。

第四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机制为重点,围绕卫生健康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基础性关联性标志性改革取得新突破,着力增强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

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以系统、连续为导向,围绕区域协同、城乡融合、上下联合、急慢衔接,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医联体为平台,建立不同级别、类别、举办主体的医疗卫生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打通机构间健康管理、诊疗记录信息壁垒和支付政策障碍。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完善公立医院补偿和运行机制。城市地区以设区的市为单位网络化布局城市医疗集团,农村地区以县域为单位推进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加强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的统筹管理。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构建医疗保障和药品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医保稳健可持续筹资运行机制,促进基本医疗保险与大病保险、医疗救治互补衔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加快形成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和救助制度,按国家部署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优化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完善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推进门诊异地就医和门诊特定病种直接结算。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推进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完善药品、耗材集团采购制度。优化医疗机构用药目录,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加强药品使用监测和临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应用,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实施药事管理服务改革项目。加强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供应。严格规范特殊管理药品和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管理。

强化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加强全省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健全能力共建、信息共享、相互衔接、协同配合的综合监管协调机制,完善落实综合监管绩效评价、督察追责相关制度,构建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格局。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要素准入、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安全、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建立健全依法联合惩戒体系,推进综合监管结果协同运用。建设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省级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医疗卫生行业智慧化监管。

强化卫生健康科技、人才支撑。发展医学前沿技术和产品,积极创建国家和省临床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科研平台,加强重大技术创新和适宜技术的转化推广。推动医教协同,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强化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检测人才培养,建设区域流行病学调查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全科医生培训和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力度,强化(助理)全科等重点专业基地建设。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卫生健康人才。实施基层人才专项招聘,提高基层人才待遇。建立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健全执业医师服务基层制度。统筹各类卫生健康人才帮扶基层项目,发挥高水平医院辐射带动作用。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达3.15人。

第五节 深入开展全民健康运动

完善居民健康促进政策,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进实施健康广东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农贸市场、密闭场所、学校等场所和薄弱环节为重点,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健全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加强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建立水质监测网络,保障饮用水安全。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健康“细胞”建设,培育一批健康“细胞”建设特色样板。

继续实施健康广东行动。推进合理膳食、全民健身、心理健康、健康环境、控烟等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健康影响因素干预。对孕产妇、婴幼儿、学生、职业人群和老年人等开展针对性的健康促进行动和预防保健服务,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加强传染病、地方病防控、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针对高发地区重点癌症开展早诊早治工作。推进塑造健康湾区、中医药健康服务和智慧健康行动,提升健康广东服务内涵。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面向家庭和个人普及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到2025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统筹建设全民健身设施,健全完善运动健身休闲网络,加强健身步道、骑行道、登山步道、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地、田径场、户外运动营地及公共服务设施等场地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加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低收费开放力度,努力构建全省“15分钟健身圈”和珠三角核心地区“10分钟健身圈”。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和体育技能普及提高工程。支持梅州建设足球特区。促进职业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鼓励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运动会、体育比赛活动,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办好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和第十六届省运会,联合香港、澳门以粤港澳大湾区名义申办2025年全国运动会,促进竞技体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专栏18“十四五”时期健康广东重点工程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提升工程

省级:建设广东省高水平疾控中心综合建设项目、新发突发传染病检测和技术研发平台项目,推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检测、突发传染病防控快速响应等能力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市级:建设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防护水平实验室。加强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和韶关等重要口岸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陆路门户的疾控中心建设。

县级:加快推进101家县(市、区)级疾控中心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推动21个尚未设立疾控中心的市辖区完善机构设置。建立省、市、县(区)疾控中心三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加强和完善装备配置。

二、建强公共卫生体系工程

1. 精神卫生体系建强工程

省级:推动异地新建省精神卫生中心(省精神专科医院)。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深圳市康宁医院、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建设成为全国第一方队的高水平精神专科医院。

市级:按照三级精神专科医院配置标准改建扩建市级公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

县级:全省14个常住人口超过30万以上且无公立医疗机构精神科床位的县(市),各建设1家具有100张床位的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

2. 卫生综合监督执法能力提升工程

加强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改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办案办公条件,编配145台现场快速检测车和5000套执法设备,提升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分区域规划建设8家省级卫生监督员实训基地。建立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实施封闭公共场所、职业尘毒危害、医疗机构放射、学校采光照明、生活饮用水、餐具饮具集中消毒等10类在线监控工程。推进省级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实现全省医疗卫生行业智慧化监管。

3. 妇幼健康保护工程

实施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达到国家消除项目各项指标要求。继续实施广东省城乡妇女宫颈癌、乳腺癌“两癌”免费检查项目,为粤东粤西粤北90个县(市、区)35-64岁妇女提供免费“两癌”筛查,进一步提高筛查率。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完善省市县三级危重症孕产妇、新生儿救治、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开展婚前孕前保健、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做好先天性结构畸形和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市、县均建设1所标准化妇幼保健机构,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生达0.85名,床位增至2.2张。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有病房的儿科,儿科床位力争达到医院总床位的10%。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或儿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在全省建设10-15家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基地。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保持在90%以上。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控制在70%以下。逐步实施儿童六龄齿免费窝沟封闭项目。

三、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依托广东省疾控中心、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继续打造高水平的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卫生应急队(广东)、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国家核辐射卫生应急队(广东)。依托高水平医院、应急医院和专业机构,建设国家级/省级综合救援基地,打造海陆空多维度立体化救援体系。建立区域紧急医学救援综合基地或海(水)上紧急医学救援综合基地,布局建设核辐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依托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建设广东省突发职业与环境疾病(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学应急救援中心。

四、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建设

1. 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

省级:建设广东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广东省传染病医院),依托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设3所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市级:建设25家传染病医院或综合医院可转换传染病区,构建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

县级:推进57个县的77家公立医院规范化可转换传染病区建设。

2. 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在省生物安全工作相关部门和21个地级市培养、储备一批生物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建立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全省生物安全信息平台和技术中心。推进生物安全重大项目工程建设和生物安全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在生物安全8个领域每年推动立项1项生物安全重大项目或关键技术研究。

五、医疗卫生建高地工程

打造2个国家医学中心和1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争创3个国家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加快推进50家高水平医院建设,建设5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遴选一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若干个多学科协作诊治中心。到2025年,全省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6张。省市共建广州呼吸医学中心、广州肾脏病医学中心、广州肿瘤医学中心、广州心血管医学中心和广州精准医学中心。打造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肾病等30个专科类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支持建设20个满足前沿医学技术发展的健康产业园区。依托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建设高水平省级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依托广州血液中心设置区域血液安全中心,建设省级新冠肺炎恢复期血浆应急储备库。建设省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省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中心和省远程处方审核中心。推进实施“AI”药师工程,提升药事管理信息化水平。

六、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百县”工程

在全省122个县(市、区)的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中遴选100所县级医院,重点建设县级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救治中心,引进重点领域、紧缺专业、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广适宜技术项目,提升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到2022年,建设医院达到县(市、区)级综合医院或中医医院综合能力推荐标准,力争县域内住院率达90%。

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质增效工程

对全省70个有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任务的县,建设较好且排名靠前的进行奖励,推动升级建设信息系统。省对社区医院建设实施以奖代补。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推进1000项卫生健康适宜技术下基层。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轮训计划,加强医养结合、社区护理、康复病床、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等服务能力建设。

八、实施人才能力提升工程

1. 实施“广东名医”人才项目,每年遴选100名广东名医,并按照每位名医带教3-5名基层人才的比例实施“名医带教”工程。

2.实施“首席专家下基层”项目,每年选聘100名左右首席专家到基层全职工作。

3.实施人才结构优化工程,每年选送20名左右卫生健康优秀人才到国(境)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学历提升教育,每年遴选50名左右基层优秀青年骨干到省内外医药院校学习。

4.实施杰出医学人才国际培养项目,每年遴选20名左右临床、医学研究、公共卫生、中医药等专业人才到国(境)外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进修。

九、中医药创新发展工程

1. 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中医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高水平中医医院、中医特色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基地,推动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骨伤)科创中心建设。建立广东省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中心及省级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

2. 实施中医人才培育项目

开发建立岭南中医古典文献数据库服务平台,数字赋能中医经典传承人培养。实施中医师承“薪火工程”,遴选100位名医名家,对口带教200名基层人员推动名医资源辐射基层。实施基层中医馆能力再提升工程。建成19个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培育新增80名省名中医和培育20名中医药领军人才(临床方向),建成100名中医药领军人才专家传承工作室、33个高层次人才基地和基层人才基地、40个临床医学领域中医重点学科及10个中医(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重点学科、20个“六统一”(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药品耗材目录、药品耗材企业配送等六个统一)县域中医医共体。

3. 弘扬中医药文化项目

建设30个中医药文化基地、20所中医药特色中小学校。编撰岭南中医药文库(第一辑),分别拍摄1部以广东中医药文化为背景的电视剧、文化纪录片、电视节目和向外国介绍广东中医药的专题片。

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和健身步道、骑行道、登山步道、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地、户外运动营地及公共服务设施等场地设施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现货市场查看更多>广东售电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