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访谈正文

看待能源问题更需系统思维

2020-10-28 08:53来源:南方电网报作者:帅泉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碳排放广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结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发布,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国田接受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专访,谈到他对文件的解读,以及对能源战略规划研究相关问题的看法。

要划定产业集群边界

记者:如何理解“产业集群”的内涵?

蔡国田:“产业集群”这一概念的提出已经很多年了,但目前,产业集群还没有公认的明确定义。这跟它是个跨学科概念有关,涉及地理、经济、社会等领域,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对它的认识不尽相同。

我个人以为,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很多企业,企业间相互联系,形成全产业链。集群一定是有边界的,企业要通过创新等手段提升竞争力,从而扩大集群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链。现在一些政府的文件,对于集群边界的约定似乎并不明晰,到底这个集群的发展范围在哪里,这个要明确的,不能什么都揽,实际上,也没有谁能把所有都揽下,这毕竟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记者:广东省列出新能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新兴产业集群,它们之间是否有关联?目前,广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处在什么水平?

蔡国田:集群之间肯定是有联系的,而且有些关系还很密切。像海上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需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支持,那些大风机、核电机组的技术含量是很高的。

坦率地说,广东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处于比较弱的水平。我们看看龙头企业,就能窥豹一斑了:光伏没有,风电就只明阳,核电制造也就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正因如此,政府才提出新兴集群概念。新兴集群是一种愿景,是希望朝着那个方向去发展。

着眼于整个能源系统来思考

记者:广东发展新能源产业,从更宏观的层面看,也是参与到国家甚至全球的能源转型中。如何看待全球普遍的低碳,甚至“零碳”趋势?

蔡国田:能源革命转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从煤炭到油气,再到可再生能源,可能以后还有核聚变……人们总以为,新一次能源革命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历史证明并非如此。在没有完成革命转型前,你永远不知道是否出现新问题。

就拿光伏、风电来说,有一种研究认为,光伏大面积铺开后,太阳辐射吸收多了,可能影响地球热量平衡,这些对生物、气候等等是否有影响呢?像风电,北京的雾霾吹不走了,是否与北边风场建多了有关呢?这都是有待探究考证的问题。现在全球以低碳为出发点,低碳不完全等同于环保。看待能源问题,我们需要更系统的思维,多换位思考,这样才更客观。

那么,研究能源战略问题,也需要系统性思维。不能只是条块式的,研究光伏就只盯着光伏,风电就只盯着风电,要着眼于整个能源系统来考量。像发展海上风电,对海域使用的经济性、对能源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都要看到。我只是举这个例子,提供思考问题的思路,并不代表我不赞成发展海上风电。未来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就目前来看,低碳是应对眼下全球气候问题很好的解决办法。

记者:研究者的视角,总是奔着问题去的。

蔡国田: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步嘛。其实这些年,我国能源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自上而下的社会治理体制,虽受到一定诟病,但确实有它的优越性。文件一出,层层落实,或许并不是最优解决方案,但起码先干起来再说。有目标、有愿景、有规划,总比没有来得强。

海上风电续补成行与否,还不好判断

记者:《行动计划》针对有优势、有基础、有潜力的领域提出八大重点工程,尤其将“海上风电领跑工程”和“氢能产业链培育工程”列为未来五年的“重中之重”。广东为何如此关注海上风电和氢能?

蔡国田:为了实现低碳目标,全世界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主要就是风电和光伏。对于广东而言,土地资源稀缺,很难找到大块土地来发展光伏,只能投向海洋。发展海上风电,正是基于广东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禀赋,可以说,这是未来广东最重要的能源发力领域。

氢能目前看来,尚存很大不确定性。广东省想去引领,但也看到,省一级政府并没有制定更具体的措施与规划,只有广州、佛山等市政府有明确发文。

发展氢能,一定要回答“氢能在整个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问题,就是说,氢能到底有多大需求?目前的产业是燃料汽车,但已经错过了最好机遇期,大批电动汽车都换完上路了,很难再去用氢了。看以后还能不能有更新的产业催生出来才行。

记者:政府争取2025年前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平价上网,这也是业内较为认同的一个时间节点,但前提是,地方政府得续上中央财政的补贴。您认为,广东省的补贴能续上吗?

蔡国田:补贴到底能不能最终成行,暂时还不好判断。尤其是现在受疫情影响,GDP增长没那么快了,政府从全社会角度考虑问题,首要解决最重要最棘手的,比如就业等民生问题。短期内能不能顾得上海上风电呢?不过新能源的政策,变得很快。可能到了明年底中央补贴截止时,经济复苏情况良好,政府钱袋子鼓起来,能更好地考虑出台补贴。

做好战略规划研究,需破数据困局

记者:《行动计划》工作目标提出扩大产业规模:到2025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0250万千瓦。这一装机容量相对于2019年底翻了一倍。如何看待这一数据变化?

蔡国田:数据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这个新能源装机概念很广,包含了气电、核电,不仅仅只是风电、光伏、生物质这些;二是未来五年内,煤电机组基本就不会批复新建了,又要淘汰很大一批机组,所以增加了这么大规模。

记者:研究机构做规划、报告时,目标数据一般是如何得出的?蔡国田:数据的推导,最重要的就是对比。有纵向对比,从自己过去的数据里找未来;有横向对比,从别人的数据里找自己。所以规划出来的任何一个数,都是有理有据的,每一个数背后,是成千上万的数计算出来的。

我也做过很多规划,发现一个问题,数据不齐全。现在是宏观数据比较完备,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相对完整;到省里不是缺这就是缺那,到市里缺得更多,区县里干脆就熄火了。我参与了不少广州市的能源规划,最多做做全市的、分产业的,到区县一级就没法做了。一旦缺了一两个数,就没有连续性了,规律就可能找不着。要破数据的困局,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有了数据,科研机构才能出具更科学严谨、更高质量的成果,更好地帮助到企业和社会,成就双赢。

原标题:看待能源问题更需系统思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广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