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评论正文

电网企业的转型之路:让数据矿山变数据钢铁

2020-01-03 08:34来源:享能汇作者:享能汇工作室关键词:电网企业泛在电力物联网电力用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前两天看到一组统计:目前国家电网数据总量达到约5PB级别,若用普通DVD光盘存储,叠加高度超过1500米,其中包括海量的报表、图片、音视频、日志、地理空间数据、时标量测数据等等。只看统计,电网企业积累的数据量已经足够大,就像一座待开发的矿山,但有了矿山不等于炼成了钢铁,对于志在转型的电网企业来说,无论是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还是数字南网,只有大量数据还远远不够。想要最终完成转型,最关键的还是要激活这些数据,让矿山变钢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来源:微信公众号“享能汇”ID:Encoreport 作者:享能汇工作室)

数据大不是大数据 对外业务有待探索

电网企业有大数据吗?乍听起来这似乎是个伪命题。一手监管发电,一手负责用电,连接发用两端,一直拥有垄断优势的电网企业,怎么可能没有大数据?单以国网为例,从生产、规划,到安监、基建,再到交易、财务,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专属数据库,数据的储备量都足够大。

但数据大不等于大数据,就电网侧的某些应用而言,电网企业确实把数据大变成了大数据,比如针对主设备的状态检修(CBM)、电力运行数据支撑电网规划等,这些数据综合起来,对输电网和高压配网而言,已经具备了工业4.0的数字孪生能力,即物理电网可以映射成为信息意义上的数字电网,电网是基本可观可测可控的。只是这种观测的覆盖还远远达不到全息的水平,根据一些专家的观点,即使在数字化水平最高的变电站,现有的监测点数量,加上机器人巡检,最多也只覆盖物理设备的10%,大量的盲区还是依赖于人工观测。这也是国网和南网打造泛在电力物联网和透明电网的基础和底气。

管理价值驱动,电网企业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客户价值驱动呢?比如泛在电力物联网大纲发布的时候,对内业务思路清晰,对外业务提了很多点,具体内容大都语焉不详,落地框架不多。

享能汇了解到,电网企业现有的客户侧数据,主要是营销业务数据,比如客户档案、客户工程图纸、计量设备档案、客户缴费信息,以及用电信息采集数据。客户侧的用电用能并未达到最基本的“可观可测”,离可控更是遥远,存在巨大的数字化壁垒。这些数据远未到大数据的阶段,只能算数据大。

数字资产不是实物资产 不能走传统运营模式

电网企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数据业务,比如国网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南网的数字南网。电网企业看数据业务,很多时候容易把数据资产当成实物资产,用运营实物资产的方式建设运营数据资产。

其实数据资产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存在。数据资产是没有磨损的,不存在折旧成本一说,所以无法通过“吃折旧”的方式获取收益,不是把数据采集上来,放在数据库里就成了珍贵的数据资产。

数据不能直接变成客户价值,而是需要结合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综合能源服务交付。即使是变现最直接的大数据售电分析,也需要经过大量的清洗、提炼、训练、分析,还需要和售电公司、数据分析方、甚至金融机构一起形成售电套餐才能变现。

数据只有在生态里才能获得最大的价值,“有了数据就掌握客户”的思维,是不适合客户侧的,掌握数据的一方不一定是能够变现的一方。

对电网企业来说,当下最大的挑战不是建立泛在物联的技术体系,积累大量的数据资产,而是构建这种服务导向的组织文化和体系。

一直以来,电网在电力市场上都是甲方角色,是发电企业的甲方,是电力用户名义上的乙方,实际上的管理方。从甲方到乙方,角色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很难的。大型企业由资产驱动向服务驱动的转型失败案例也是数不胜数,成功转型的IBM公司,从信息产品提供方转型为信息技术服务提供方,也历经十年才最终完成。

在能源行业,由于高度的“重资产”思维惯性,这种转型远远比信息技术领域的转型更为困难,两网和五大发电集团这几年虽然都提出了“综合能源服务”战略,但是真正的成熟的服务创新模式寥寥无几,还是大量停留在抢“项目”,上“资产”阶段,无非是资产建设的领地,从电网延伸到园区,从电力资产延伸到冷热气资产。嘴上说的是服务,身体却很诚实的走到“资产驱动”的老路上。

数据转型任重道远 搭建平台重中之重

“资产驱动转型为服务驱动”的核心在于扬弃,即彻底改变“围绕资产价值构建企业目标”的做法,转型为“围绕客户价值构建企业目标”。而“服务驱动转型为数据驱动”,其本质在于融合,在于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怎样更好的结合为客户创造价值。

以数据驱动为客户创造价值,形成电网企业可持续的新商业模式,这一步转型对于电网企业来说非常艰难,IBM公司实现了“服务驱动”的转型,却没有实现向“数据驱动”的转型。虽然IBM公司最早提出了“云计算”、“电子商务”,但是却始终走不出卖“IT解决方案”的老路,真正把这些概念落地,甚至形成新商业模式的,恰恰是Google、Amazon和BAT们。

对于当下的电网企业来说,需要向互联网企业学习,特别是向20年前的马云和淘宝学习,怎么把B2B的电子商务做起来,把客户吸引到平台上来,怎么实现平台业务的盈亏平衡。而做平台,电网企业的基础比互联网公司都要好。

首先,国家电网不仅是连接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网络,也是各种能源转换利用的枢纽,能源可以在这里加工,这不就是把大数据变成新能源吗?

其次,电网是电力批发市场组织交易的平台,有了电能量和其品种交易以及电力金融的尝试,即便电力体制改革完全放开市场,电力市场主体丰富多样的需求与电能量生产消费传递的高度统一协同,也始终是个矛盾,要求出现一个满足各方服务和需求的平台,国家电网的网络属性,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平台型商业模式的本质是鼓励别人来用,自己难免要放弃很多直接收益的机会,比如淘宝作为电商平台,并不卖一件服装,而是收取流量费、广告费、排名费、推广费等。国家电网的当前机制,如果做不到统一和规模,很难产生效益,做好平台筑巢引凤,反而可能是当下最好的选择。至于行业内的众多细分领域,可以以投资或控股的形式,培养每个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这样既保证了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也可以让电网企业更大、更优、更强。

欣喜的是,电网企业已经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困难,也制定了服务战略和数字化战略。但如果具体实践中,不能真正完成从心态到执行上的“客户导向”,未来的数字化战略是很难构建起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的,也很难面对互联网企业的进攻。互联网企业天生具备服务导向的DNA,加上边缘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一旦寻找到能源领域的切入路径,就会在真正的数据维度上发起降维打击。对于电网企业来说,能否以客户导向的思维,构建起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原标题:电网企业的转型之路:让数据矿山变数据钢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企业查看更多>泛在电力物联网查看更多>电力用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