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广东电力现货市场的再思考

2019-07-16 08:43来源:新能源李歌作者:新能源李歌关键词:电力现货市场电力体制改革电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电改九号文指出电力行业面临亟需通过改革解决的问题:

  1. 交易机制缺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能源李歌” ID:beyondlzke 作者:新能源李歌)

售电侧有效竞争机制尚未建立,发电企业和用户之间市场交易有限,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发挥。节能高效环保机组不能充分利用,弃水、弃风、弃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区窝电和缺电并存。

2.价格关系没有理顺,市场化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现行电价管理仍以政府定价为主,电价调整往往滞后成本变化,难以及时并合理反映用电成本、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保护支出。

3.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各类规划协调机制不完善。

各类专项发展规划之间、电力规划的实际执行与规划偏差过大。

4.发展机制不健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面临困难。

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设备制造产能和建设、运营、消费需求不匹配,没有形成研发、生产、利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无歧视、无障碍上网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5.立法修法工作相对滞后,制约电力市场化和健康发展。

现有的一些电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现实需要,有的配套改革政策迟迟不能出台,亟待修订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为电力行业发展提供依据。

二、九号文指出,改革的途径方针路线: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

准备资料:

如果对电价历史不清楚的,请先复习张粒子老师的文章:

点击阅读:

1、我国电价改革四十年评述

如果不熟悉广东现货的,请先阅读理解南方能监局卢处的文章:

点击阅读

2、独家 | 卢勇: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成效与核心逻辑

一、现货市场,不仅颠覆了发电侧的标杆电价,同时也颠覆了用户侧的目录电价。

再复习以前内容:

1、市场化前

2、价差传导

3、现货市场

4、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现货模式下,售电公司的批发市场跟零售市场的分时电价(用户的原目录电价),已经不对应。

5、售电公司单纯赚差价的话,只能是在购电成本基础上加价给到用户;

6、目录分时峰谷电价,已经把用户分三六九等,现货模式下,售电公司也把用户分三六九等。现在的问题是,两者的分类有区别,对应不起来。如何做好计划与市场的衔接?

7、根据有关专家测算:点击去了解:第一期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下,能源数据如何实现价值变现?

高峰用电多的物业类用户,现货价格比目录电价低很多;错峰用量用户可能比原目录电价还高。作为对系统非常友好的错峰用电,负荷灵活调度的用户,在现货模式下,竟然不能享受更多的红利?再说了,系统的尖峰负荷多数来自物业类的用户,你的孩子要我出奶粉钱?

二、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原因主要有几方面:

1、现货市场电源竞价策略,价格出清,峰谷价差不够大;

2、根本原因是低成本电源未入场;

3、高价机组补贴机制未明确,是否该由高峰期用户买单?

4、现货价格机制可以解决电源侧价格形成问题:电厂诉求很简单,假设成本300,销售加权均价400。现货出清价格300-600,还是150-750,无所谓的。

5、一刀切的输配电价,是否适应现货市场?执行分时电价不利于计算核定输配电价而已,只是麻烦,不是计算不了。权衡利弊,考虑分时输配电价的可行性。

5、一次分配只能解决电源问题,解决不了用户侧问题,那就来二次分配。简单估算,补贴有150亿元左右,可以通过合理分摊解决问题。

三、以上问题解决方案中,计划成分太浓,再思考更深层次是问题:

1、历史使命已基本完成,现售电公司价值何在?

2、未来是否会出现,只有区域售电公司,各自在自己地盘上,自己管理地盘里的用户?

四、试结算阶段的问题:

1、采取顺价模式,中长期电量100%,现货电量太少,掩盖了很多问题,特别是高价电源补贴的分摊问题,零售的问题。

2、建议:8月份价差模式切出一周的电量出来,完全按照现货市场走,中长期有一周,挂不牌无所谓了,日前七天。

现货.png

原标题:广东电力现货市场的再思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现货市场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