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物联网市场正文

前所未有的改变 2016年ICT产业趋势预测

2016-01-21 16:39来源:人民邮电报作者:唐怀坤关键词:物联网ICT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5年,ICT产业热闹非常,精彩纷呈。除了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进一步普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革命也席卷全球,而可穿戴设备、3D打印、人工智能等更多指向未来的技术更是大步向我们走来。可以说,ICT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这个社会。那么,在已经到来的2016年,ICT产业又将涌现哪些创新,呈现哪些精彩?我们不妨看一看,猜一猜……

1“互联网+”的法制与监管将逐步完善

2015年“互联网+”在改变传统产业的同时,也遭遇着传统产业、传统商业模式的抵触,比如“互联网+出租车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滴滴打车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带来行业新的活力的同时也面临法制化管理欠缺的状态,导致每个城市管理态度相差很大,传统产业模式下的经营者和互联网模式下的经营者出现了利益博弈、社会冲突;2015年伪互联网金融P2P平台屡现跑路事件,导致行业管理混乱,这些都需要健全的法制来改善,需要法律、社会机制来调节。

2分享经济风险投资额增大,互联网生态圈加速淘汰

分享经济本身不是什么新概念,“互联网精神”即开放、平等、协作、分享。正因为移动网络建设从2G、3G到4G,移动带宽逐步提高才催生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如果没有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革新,这些移动互联网新业态是根本不可想象的。笔者认为,个人分享经济是六大信息化方向中个人信息化应用的一种,类似“58同城”、“滴滴打车”等企业属于大型风险投资范畴,普通中小型信息化企业缺乏行业发展机会。同时,移动互联网生态圈也面临更残酷的优胜劣汰,小型的市场细分和比较单一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将逐步被淘汰,而只有信息可靠、质量好、附加功能越来越多、业务模式多样化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才能生存下来。

3智慧化向信息化回归

后工业化时代,社会发展轨迹应该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这样的渐进进程,虽然具体行业、具体领域的需求和技术基础会存在超前现象,但整个社会是这样的路径。

物联网是智能化社会的基础设施,就像程控交换机之于数字化时代,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是总体趋势,因此过于提前布局则不利于产业整体有序推进反而会引起产能过剩,就像2010年前集中上马太阳能项目。信息化时代仍处于发展中期,以智能传感、机器学习和简单决策为代表的智能化时代是信息化时代的大数据基础设施、云计算设施建设完成之后才能有决策分析数据来支撑物联网的这些智能化功能。虽然中国自2001年起就布局物联网,但是物联网产业的成长期还没有到来,预计最早在2020年前后。政府出台各类指导意见大力发展各种新型业态、新型商业模式、新型工具也是为了新常态下培育经济增长点。企业应有自己对市场的独立判断。但是需要重视的是在具体行业,确实已经发展到了接近智能化的水平,但还远远未到“智慧”的水平。在智能化水平已经接近成长期的行业做智能化的事情,尚在信息化成长期的行业则需做好信息化的布局。

4工业互联网发展方兴未艾

当前,我国在工业领域正处在信息化中后期,因此应集中精力做工业互联网(信息化),并储备工业智能化技术(智能化)。工业互联网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浪潮的标志。2012年,作为美国制造业龙头的GE公司率先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概念,依靠机器以及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和分析软件,改变以前以单体智能设备为主的模式,通过高性能设备、低成本传感器、互联网、大数据收集与分析技术等的组合,大幅提高现有产业的效率并创造新产业。面向的是工业服务业企业、车间信息化系统集成企业。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其核心目标是提高制造业水平,解决的是信息化问题,并为未来的工业智能化奠定基础。但是不得不重视互联网经济与制造业的同步发展问题,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还不足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高阶水平,在尚未到3D打印式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客户定制时代”时,互联网经济就这么跟着欧美发达国家的步伐顺应着中国通信业基础设施大发展而来了,互联网经济短期内(10年)对中国制造业是有一定冲击的。

第一,总体社会需求没有变化,而商品单价在网络比价中降低了,因此只是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迫使企业降低质量压缩成本;第二,互联网经济冲击下带来的消费行为变化与制造业未能适应消费行为变化会引发矛盾;第三,国内制造业品牌还不足以抗衡国际、外资品牌的时候,大部分消费者对比质量和功能后选择外国品牌,导致中国制造业发展速度失衡,只能靠一点发力,那就是大型装备制造:高铁、飞机、轮船、核能、电力。因为这些既能带动传统产业提升,又能创造外汇,最主要的是它们都不能在“网上消费”。同时,在房地产经济已不能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就只能靠这些高科技装备制造来打开局面。但最为重要的是从国家到政府、企业再到个人应真正重视工业产品品牌建设,把所有产品都做到极致,以生产劣质产品为耻,从学校教育到企业研发真正培养创新企业的能力(最新发布的世界百强创新机构美日占了75%,中国大陆基本没有),而不是做产品,急功近利图一时之利。

原标题:2016年ICT产业趋势预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