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将持续保持低速增长

2018-06-11 10:32来源:《中国华能》作者:邱波关键词:全社会用电量电力需求电能替代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引言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需求增速变化超出预期,电力弹性系数剧烈波动,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未来我国要在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电力需求的发展趋势,科学规划电力系统,适时调整电力供应,有效保障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如期实现新时代的奋斗目标。

国内相关机构和学者对我国未来电力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各机构的分析预测存在差异。综合比较, 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处于 6.8 ~ 8.0 万亿千瓦时区间,2030年全社会用电 量 处 于 8.5 ~ 11.0 万 亿 千 瓦 时区 间,2050 年 全 社 会 用 电 量 处 于 10.0 ~ 15.0万亿千瓦时区间(详见表 1)。总体来看,早期的分析预测略微偏高,这可能受限于当时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思维惯性。

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逐步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产业结构逐步转向服务业为主导,经济增长动力逐步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经济增速将会延续新常态以来增速向中高速收敛的态势,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传统产业生产将逐步达到峰值,同时能源革命不断推进,电能替代战略深入实施,这些都将对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有必要根据当前经济和能源发展的新趋势及时开展中长期电力需求的预测研究。

二、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一)全行业用电量的影响因素分解

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分为全行业用电量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其中全行业用电量占绝大部分。影响我国中长期全行业用电量增长的因素有很多,但从国家宏观角度和较长时间尺度来看,全行业用电量增长主要由经济产出、产业结构、效率水平和电气化水平等因素决定。因此,我们采用因素分解的方法将全行业用电量增长分解为 :全行业用电量增量 =产出效应+结构效应+效率效应+电气化效应。

产出效应是指由于经济产出规模扩大而产生的用电量增量,是用电量增长的决定因素,其大小完全取决于经济总量的增长情况。结构效应是指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用电量变动,产业结构向着高端化、服务化方向调整,那么结构效应就会抑制用电量增长。效率效应是指由于各行业效率变化所引起的用电量变动。效率效应既包含物理效率影响,又包含了经济效率影响。电气化效应是指由于各行业电气化水平提高所带来的用电量增长。一方面电代煤、以电代油”的能源消费模式使行业内部的电气化水平提高 ;另一方面,行业内部引入新的用电工艺、技术、设备等,也会使行业内部的电气化水平提高。

我们采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LMDI)模 型 对 1996 ~ 2015 年 的全行业用电量增长进行结构分解,计 算 结 果 如 图 1 所 示。1996 年 以来,我国全行业用电量年均增量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1996 ~ 2010 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电气化水平快速提高,产出效应和电气化效应拉动用电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量由 1996 ~ 2000年的 601亿千瓦时快速增加到 2006 ~ 2010 年的 2951 亿千瓦时。2011 ~ 2015年,经济增速放缓,电气化水平继续提高,产出效应和电气化效应对用电量增长保持较强的拉动作用,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效率效应和结构效应对用电量增长的抑制作用凸显,用电量增长有所放缓,年均增量降至 2734亿千瓦时。

总体来看,产出效应是拉动用电量增长的决定因素,电气化效应也是促进用电量增长的重要因素。效率效应在多数时期节约数量可观的用电量,削弱了用电量增长。结构效应早期对用电量增长影响较小,但随着近年来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对用电量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步显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全社会用电量查看更多>电力需求查看更多>电能替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