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访谈正文

多能互补政策解读闭门会精彩摘录

2017-07-19 11:25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多能互补增量配电网电力体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阳光电源电站事业部副总裁 胡兵

使多能互补示范工程可推广可复制

多能互补的产生是在当前能源体制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政策背景下提出的,它使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可以有效结合,同时也为电力体制改革和能源互联网提供了很好的商业模式。

但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压力和挑战,比如经济下行电力需求不旺、火电价格上涨、新能源成本偏高等,在这样的困难和挑战下,开展国家多能互补示范工程,可以降低综合用能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给国民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阳光电源从下到上,从新能源发电设备、储能设备到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能量管理系统,将分布式发电系统、智能微电网、需求侧管理、金融支付等互联互通,组成了能源互联网架构,构建了完整的多能互补系统。可以实现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分布式绿色能源灵活交易、提高供电可靠性、节约占地、减少停电损失、提高电能质量、提升综合能源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投资等多重目标。在发展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效率,因为无论是多能互补还是能源互联网,最终目的都是降低综合能源成本,最终取消国家补贴,这样才能使示范工程具有可推广性、可复制性。

多能互补的最终能源主体还是应该以大电网为主,因为无论是冷热气负荷还是风机、水泵等设备,其基本的设备动力来源于电能,所有能源都以电能为核心。新能源发电设备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已从原来的适应电网发展到能够支撑电网,新能源发电设备本身可以进行无功调节取代无功设备,且具有虚拟同步电机的特性,对大电网进行便捷地切入切出,但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要使多能互补具有可复制性、可实施性,其中,经济性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新能源目前成本相对较高,只有降低新能源发电成本,才能使其在多能互补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将多能互补真正做好。可喜的是,从目前国家每年的“领跑者”项目来看,去年乌海“领跑者”基地的中标价格已基本达到煤电上网电价水平。相信未来的几年,光伏发电也将达到煤电上网的均价水平。

关于调峰能力,我们认为一些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可通过储能以及火电机组本身调峰能力的改造来进行。提升调峰能力的同时,弃风、弃光现象也将逐步消除,再通过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优化,相信一定会真正达到无弃风、无弃光,真正实现平价上网。当然,价格体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价格体制一方面要通过国家制定政策,另一方面需要有完善的交易市场。

北京智中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李凤玲

多能互补盈利模式可期

多能互补盈利模式是否可期?个人认为,是可期的。但这一结论不是针对某一特定项目,而是对于整体而言,多能互补盈利是可期的,因为多能互补不是一种简单的模式,而是一种新业态。同时盈利模式与商业模式相互关联,商业模式又与不同的场景需求和不同的组合方式相互关联,因此盈利能力要看综合的情况。

多能互补的场景需求与盈利模式主要分为几种:

一是区域能源场景需求下的综合服务模式,适用于工业园区、工厂厂区、城镇社区、商业商务区,又可细分为一体化模式(投资经营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离散集成模式(按区域分散投资经营,集中协同管理)、托管服务模式(任何投资模式均可托管给专业公司运营管理)以及分类集成模式(按业务类别投资经营,集中协同管理)。

二是煤改电场景下的“电-热-储”模式,其核心问题是解决供热成本,利用低谷期低电价降低电供热成本,用相变储能实现能源缓存,是采用低价位交易电能供热的大用户直购电经营模式。

三是多能互补参与大系统辅助服务,如辅助热电厂通过电蓄热调峰模式。

四是以上各种场景下的PPP模式,在PPP模式下,企业的生命力不仅是盈利多少,还体现了企业的社会担当,而政府财政的杠杆也将更倾向于城市治理的市场化行为,城镇的污水、污泥、固废垃圾等都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应纳入城市能源综合利用的视野。

多能互补效益模式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

首先,多能的核心是电能,集成的载体在配网,优化的关键是技术。要在电能利用、配电网的投资运营权属和创新技术应用三个要素方面把握好。其中开放配电网市场,为投资者解决好配电网权属是关键。

其次,源-网-荷-储统筹,投资-运营-配售一体,让产业链与价值链融合,充分实现多能互补项目的投资主体、利益主体和责任主体的统一,这是基本原则。其中,让投资者取得能源配售特许权是关键。

再次,协同的供求关系,灵活的价格导向和个性化的精准服务,是可期的增值服务空间。

同时,在逐步开放的电力市场环境下,适时将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系统内的用能缺口按大用户直接参与电量供求交易,将会获得更大的利益空间。最后,还将带来低碳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系统安全稳定、改善用户体验、降低用能成本等多方面的间接效益。

在多能互补推动过程中,还需注意,开放增量配电网配电市场、结合项目应用兑现储能补贴、解决好规模效益问题等。

原标题:多能互补政策解读闭门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能互补查看更多>增量配电网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