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评论正文

【视角】电改重点在于培育新兴生产力

2017-04-05 17:10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作者:王冬容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能源服务王冬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改9号文之后,对电改的目标重点还在争论中。我个人认为本轮电改要牢牢抓住当前能源服务发展的新趋势,以培育能源服务和能源互联网等新兴生产力为目标、问题导向,凡是制约这一目标的体制机制不相符之处、障碍之处、阻力之处就是改革的重点之处、发力之处。

原文首发于《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17第1期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 ID: nyqbyj 作者: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冬容)

对比上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这十几年间,我国和全球电力行业在技术发展、参与主体、行业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众多重大变化,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储能技术、需求响应、能源服务与能源互联网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环境与气候变化等外部成本内部化要求不断提升。全球电力市场已经从以“放松管制、多元主体、引入竞争”为主要内容的第一阶段,进入到了“以用户为中心、以能源互联网为平台、以环境和气候变化为约束”的第二阶段。

我国当前的电力改革实际上要同时适应这两个阶段的要求,既有补课的任务,又有弯道超车的潜力,战线很长,由此也造成诸多的困惑和争论。个人认为,对当前电改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关系,有助于减少一些困惑和争论。

关于电力改革与能源革命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能源革命”总体思路,是顺应全球能源转型和经济结构升级所作出的战略性判断和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全部能源发展和改革的总纲领,新一轮电力改革毫无疑问要置于这一总纲领的指引之下,服务于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的标志之一是主体能源的更替。从以煤炭和石油为主的高碳能源向以电力(核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为主的低碳能源转型,这是全球共同的趋势与选择。欧美国家在石油危机之后即已开始这一转型,电力与天然气领域“放松管制、引入竞争”的市场化改革正是顺应、契合了这一进程,也加速了这一进程。

能源革命的标志之二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直接见面与结合。低密度能源转换效率的提升、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二者成本的下降,降低了进入能源供应领域的门槛,改变了能源供应行业的格局。消费者获得选择权,从接受者角色逐步转为主导者角色,这就是所谓从“能源专制”走向“能源民主”。以电和热为主要载体,能源供给越来越多地从异地大工业生产方式向就近个性化服务方式转变,专业化的能源生产者向专业化的能源服务者转变,供给侧与需求侧直接见面,或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结合,成为“产消者”。

在供需直接见面或结合的趋势下,能源特别是电力日益成为普通商品。电力交易与平衡将首先就近实现,形成众多的“微市场”,进而与大市场形成交互。众多的能源服务商和售电商活跃在微市场,为用户提供贴身服务,并代理用户参与大市场交易。

我国新一轮电力改革首先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消除一切阻碍这些新兴生产力成长的制度障碍,避免路径锁定。

关于电力改革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电力改革首先是一个行业改革,是电力工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各经济体的电力改革呈现出一些鲜明的共性因素,这些共性因素在欧洲三个能源法案、美国多个能源和公用事业法令和标准市场建设的努力中得到集中体现。

这些因素至少包括:1.垄断环节和竞争环节的分离;2.电网的公平开放;3.市场壁垒的消除;4.公共成本(公用电网和辅助服务即可靠性成本)的公平分担;5.对新兴市场主体的支持和培育;6.垄断环节和市场公共信息的高度透明;7.发现不同时点不同地点电能价值的短期价格信号,同时反映长期边际成本变化的长期价格信号并存的市场体系。

原标题:独家|王冬容:电改重点在于培育新兴生产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能源服务查看更多>王冬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