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理顺电改方向 看未来电力市场如何“变脸”

2016-09-29 09:08来源:新兴产业联盟作者:华创电新关键词:售电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华创电新分析师王秀强:

各位投资者大家好,欢迎参加华创证券电改主题电话会议。

今天我们邀请到中电联发展规划部副主任薛静来与大家交流,交流主题是“改革影响下的未来电力行业生态”,即从中长期看电力市场的将形成怎样的平衡状态。

我们认为,电改的目标并不是简单降低电价,目的是形成完善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电力市场交易机制,还原电力商品属性。现阶段电价下降的背景是电力行业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对降价支持本地工商业诉求强烈。

我们认为未来电力市场会出现三个较为显著的变化:1.发用电量交易模式和电价形成机制改变。未来电力市场将以市场为主导,不再以计划调控或双轨控制为主。2.电力市场交易主体多样化。未来电力市场将由单一主体参与变为多种主体共同参与,随着参与主体的增加,电力市场将被激活。3.电力流向将出现改变。目前,电力市场流向是自上而下模式,供电段掌握市场主动权,用户处于被动接受电力地位,缺少议价权,未来电力将在发电和用电端双向流动。

在这三个变化的基础上,未来电力市场发用电方式、电网输配电调度模式、售电侧电力交易模式会有较大调整,比如电力交易系统和调度系统必定会有升级和改造的需求。不仅如此,发电端和用电端出现的新型商业模式也将是我们进行价值发掘的重要领域。

嘉宾:中电联发展规划部副主任薛静

我非常认可王老师给出的“将眼光放远看问题”这一定位,同时我也非常同意他提到的“电力改革将来要建设一个新的能源生态环境”这一观点。电力改革目的是为建设一种生态环境,大家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从国际电改的历程看,有两个主要北京。

(1)在煤电过剩、工业化进程背景下的电力体制改革。改革前,由于社会效益在发电侧得不到体现,社会对电力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尝试用市场化来解决此问题。

(2)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发展为动力催生第二轮改革。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改革的动力和强度要弱于第一次。

中国处于“十三五规划”初始年,面临着产能过剩、电力需求下降、火电效益不高等问题,面临电力上下游之间的矛盾、电网运行矛盾、电力与电源矛盾、电价与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改革和规划必须对电力和能源系统重新再认识,以建立新的能源生态为目标推动改革。

一、对能源系统改革方向再认识

中国能源问题最大的任务是,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实现这个承诺非常困难,我们面临着各种矛盾,比如能源效益低下、火电相对过剩、调峰机组严重不足等。

此外,电网企业所倚重的特高压和大电网输送与新能源发展存在矛盾,接下来仍然让个别企业决定社会投资、能源成本等不利于对新能源发展,必须要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十三五”能源规划明确提出构建新型能源系统要以调结构、补短板和提质增效为主线。

1、调结构:调整供应侧、电网侧和消费侧结构。

2、补短板:目前,电力市场最大短板是机组调峰能力严重不足。电力市场新老矛盾并存,“老矛盾”是电力消费结构调整,增大峰谷用电差,电力调节能力减弱;新矛盾是“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新老矛盾令电力市场无法再依照原有办法调峰,发电机组调峰意愿下降,需要用市场化手段解决这一问题。

3、提质增效:改变原有的电力生态,电力行业上中下游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如电力流向不是单向流动,而是双向互通。

本次电力改革就是让能源系统效率提高、调峰能力增强、需求侧响应提升,实现生产供应、多源互补和智能电网等互相协调。最近国家力推配电网的建设,这不仅关系到电网的投资组成问题,与电改工作直接相关,涉及能源融资、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多元互补等。

能源效率提升离不开智能电网改造,智能电网应该同时存在于发电侧、输电侧、配电侧和用电侧。智能电网在配电侧应用空间很广,通过改造可以将大电网和中端低压配电网结合、输送安全和控制安全结合、大电网和低压电源配网结合、微电网与大电网结合。

原标题:【华创电新张文博团队】华创电新电改会议纪要(四)看未来电力市场如何“变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售电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