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评论正文

综合能源服务相关思考

2021-01-08 16:18来源:中国电力作者:城市能源院关键词:综合能源服务电网公司多能互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编者按: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产业技术中心以城市能源关键应用技术为基础,系统梳理综合能源服务技术体系,积极开展行业用户级综合能源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研究,统筹整体策划、概念设计、项目可研、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打造重点行业示范项目,研发推广相关核心技术产品,支撑城市能源院产业孵化业务发展。综合能源服务设计中心以综合能源高新技术为依托,面向区域、园区、企业、公共建筑等多类型用户,以满足用户多元化能源生产和消费需求为目标,提供综合能源方案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等服务,助力城市能源院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本次我们特别邀请以上两个中心的朱星阳、赵伟、陈伟、赵杨阳、殷俊平、孟诗语、王彬彬等专家,与大家分享相关研究思考。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 ID:ELECTRIC-POWER 作者:城市能源院)

朱星阳:

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构建的关键要领在于技术适应性匹配。综合能源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为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能源服务方式,横向上涉及水电冷热气多品类能源,纵向上涵盖源网荷储等多环节。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构建的关键在于围绕用户侧能源消费和本地可再生资源开发的特定场景及条件,对现阶段较为成熟和先进的技术进行适应性研究,将具体方案的技术经济优缺点与不同用能主体在能源消费过程中的差异化需求进行匹配,解决能源供应可靠性、能源消费经济性、能源管理智能化、能源服务便捷性等不同问题,为不同的技术方案对接能最大化发挥其特点和优势的应用场景。

赵伟:

电网公司可引领能源新技术产业发展。我国的能源市场特征是“带有一定规模经济特征的碎片化市场”。尽管各地区(省、市)能源市场规模较大,新技术发展初期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跨区域具有较强的进入壁垒,向其他区域拓展时容易遇到应用场景不适的问题,因而很难进行跨区域复制,导致新技术产业容易遇到规模瓶颈。电网公司作为能源生态中心企业,可帮助生态链新技术企业突破壁垒、做强做优,不但有利于提升电网的整体效率,符合公司发展方向;而且发挥了电网公司的产业带动作用,培育了地方经济发展新动能。

陈伟:

公共建筑用能优化是城市能源体系优化的重点之一。公共建筑作为消费侧用能主体之一,其用能总量大、占比高、长期增长趋势明显,是城市能源体系优化必须面对的问题。以公共建筑能耗实际数据为基础,对其能效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能效评价方法,建立完善的公共建筑能效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帮助公共建筑分析能耗水平,确定能源浪费的环节,有助于充分挖掘建筑节能潜力,确定节能优化的改进方向;另一方面可在建筑能源计量与管理、设备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升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增加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推动节能减排,实现按需供能,达到绿色建筑指标和标准。

赵杨阳:

产业技术创新是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持续迭代的动力源泉。分布式能源、节能增效、物联网等技术快速进步,为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降低能源消费总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供了更多技术手段。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多能互补技术的成熟使得能源“供给侧综合”成为可能,需求侧管理、多能运维服务的实践使得能源“需求侧综合”不断深化,能源管控、虚拟电厂技术的发展使得“供需系统综合”日益完善。能源企业应主动围绕技术创新,为各类业务提供技术支撑,吸引更多的科研机构、产业单位参与到技术研发中,持续提升综合能源服务的技术性和多样性,从而为用户提供更新颖、更全面的能源产品选择,增强客户粘性。

殷俊平:

城市供暖是南方地区能源系统转型的焦点。落实国家能源革命的要求,需要从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出发,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从终端能源需求分析,供暖是未来需要重点考虑的用能需求。清洁供暖与我国能源转型和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相一致,目前全国各地严重依赖煤炭的情况仍有待改善,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都应把供暖清洁化看作为城市能源系统尤其是供暖系统自身的变革,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实现对低效、污染的燃煤替代,减轻环保压力、实现绿色转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供热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能源和经济问题已不再是制约供暖设施建设的关键因素,需求成了引导建设的重要因素,清洁供暖系统规模化势在必行。

孟诗语:

用户侧储能技术助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随着我国低碳、绿色能源战略的推进,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政策的落实,储能的应用价值得到市场的认可,成为推进我国能源变革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技术亮点。当前,储能技术不断升级,相关支持政策逐步颁发,储能电站的应用领域更加明晰,储能电站已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发展。分析和研究用户侧储能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现状,明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储能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把握,对推动能源行业整体发展,实现能源结构转变和电力生产消费方式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彬彬:

城市综合能源服务的关键在于发展模式的创新。综合能源服务的核心业务涉及电、冷、热、气等诸多能源领域,表面是多种能源的耦合,实际内涵却是诸多功能与模式的优化,满足用户降低成本并提高服务质量的需求。因此,综合能源服务应跳出以单一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能源服务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用户为中心,推行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破除发展壁垒。一是重视顶层规划,将综合能源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中,把能源战略充分结合到城市的发展中去;二是通过特许经营权、混合所有制、PPP等模式,打破不同能源品种间的行业壁垒和技术壁垒,建设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的综合能源系统;三是推动能源数字化建设,通过有效整合城市能源数据,提升能源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四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以政策法律为保障,通过财税、价格等经济激励手段和能效、碳排放等强制性指标打破发展惯性,加速能源转型。

专家介绍

朱星阳,博士,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产业技术中心研究员,从事行业用户综合能源系统与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研究。

赵伟,硕士,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产业技术中心研究员,从事城市能源产业孵化、典型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等方面研究。

陈伟,硕士,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产业技术中心研究员,从事用户级综合能源服务、建筑暖通、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等方面研究。

赵杨阳,博士,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产业技术中心研究员,从事能源新技术、能源战略、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分析、储能及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控制等研究。

殷俊平,硕士,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产业技术中心研究员,从事用户级综合能源服务、建筑暖通技术等方面研究。

孟诗语,硕士,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产业技术中心研究员,从事城市能源理论、综合能源服务等方面研究。

王彬彬,硕士,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综合能源服务设计中心研究员,从事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综合能源系统工程设计等方面研究。

团队简介:城市能源院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出资组建,2017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是中国首个城市能源研究院。目前已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研发机构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入库。

城市能源院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单元,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党组部署的“高端智库、技术研发、市场示范、产业孵化、国际合作”五大职能定位,充分发挥“高端智库平台、产业孵化平台、国际合作平台”三大平台优势,通过不断推进跨界发展、创新发展、协同发展,为服务国网公司战略落地实施作出独特贡献。坚持在国际合作的背景下,城市能源院以建设“高端智库驱动型的能源产业创新孵化平台”为核心,成为城市能源变革整体解决方案的战略倡导者、规划引领者、实践推动者。 城市能源院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实践“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思想在城市全面落地,承担中国科学院、国家能源局、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牵头编制《苏州建设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创建方案》。支撑国网公司综合能源服务顶层设计研究和国网江苏电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联合德国能源署、国网欧研院开展同里新能源小镇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城市能源优化利用实验室”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培育类实验室命名。与东南大学共建创新联合体,设立研究生工作站获省教育厅批复;与苏州大学合作课题被省科技厅推荐为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成功案例。出资参股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提升建设城市能源革命整体解决方案核心能力。承接苏州广电传媒广场智慧管控平台建设项目,促成苏州广电大楼获得省内首个LEED铂金级认证。成功承办“第三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城市和区域能源转型分论坛”,发布首份《中国城市能源报告》,与中国能源报合作创办首个《中国城市能源周刊》,打造“城市能源”高端论坛,持续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

原标题:综合能源服务相关思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综合能源服务查看更多>电网公司查看更多>多能互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