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评论正文

异化了的综合能源服务IES

2020-08-20 10:32来源:先思录作者:尹明关键词:综合能源服务电网企业电力体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年综合能源服务(即IES,集成用能服务)吸引了众多投资方和市场主体的关注和倾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

一是传统能源电力投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倒逼企业做出改变。由于我国经济进入更加强调效率效益、创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习惯了从供给端布局的传统能源电力业务进入“投资回报微利甚至负利”发展阶段,“规模体量为王”的传统投资发展逻辑难以为继,倒逼市场主体寻找新的业务方向。供给端业务不好搞了,转向需求端成为了众多企业的选择。在项目的开发、投资、营运和评价等方面,供给端与需求端的逻辑是截然不同的。供给端业务更多比拼的是资金成本、政府关系和非市场竞争优势(如其他项目投资、基于行政许可的垄断、大范围的服务中断风险、普遍服务供给等)的影响;而需求端业务尽管也受到大量非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但最终比拼的是市场获客能力、服务用户的态度和能力等。要是能“躺着数钱”,谁愿意“跪着要钱”?但转型发展压力倒逼原来“躺着数钱”的企业不得不做出改变。

(来源:微信公众号”先思录“ ID:foresight-thinking作者:尹明)

二是新电改打开了能源电力服务行业的“双向渗透”之门,但电改进程又反作用于IES发展。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明确鼓励供水供气供热供冷等能源服务企业进入配售电业务领域,打开了能源服务行业向电力行业的“正向渗透”政策之门。同样,这扇门也开启了电网、发电等电力企业向水气热冷行业的“反向渗透”。到底“谁能把谁渗透了?”短期看,非市场竞争优势(特别是诸如“不给我做,可能会出现……的后果”之类的营销策略)会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强扭的瓜不甜”,从长期看,最终的决定权在用户手中。需求端业务的用户是指企业用户,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居民用户。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中,需求端业务更强调的是“让用户首先获得利益”“用户好,我才好”的服务逻辑,这与传统的“薅羊毛”逻辑截然相反。这些用户的幸福感、获得感是以真金白银的收益为标准衡量的。谁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价值,谁就会在业务竞争中占据优势。服务提供商的竞争优势包括技术优势、商业模式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等。选与不选最终要看用户的需求与“择偶标准”了。服务提供商需要认真研究市场,研究用户需求,提高服务能力。另外,电改进程并未像开始之初设想得那般美好,“以电为中心”的综合能源服务IES,也同样面临着分布式发电交易、配电价格、公网接入、费用结算和备用价格等问题。

第三,需求端业务被过度“互联网化”和“数据化”,造成了一种“价值宝藏”的假象。近些年云大物移智链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并成功在多行业中应用,数据丰富、价值高的用户侧用能业务自然也吸引了这些新技术驱动性公司的关注。IES业务又披上了一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技术外衣,成为一种由先进ICT技术加持的“神秘感、身份感”。什么“数据入口、用户入口、业务入口”的说法蜂拥而起。一厢情愿地将用户当做了新业务、新模式的试验场,赚钱的工具,动不动就是“能源互联网大场面”“综合智慧能源大愿景”,却已忘却了需求端业务的最核心的任务——降低用户用能成本,让用户活下去。估计绝大多数用户在热血沸腾地听完“大场面”“大愿景”之后,冷静下来,还是要面对成本和生存的现实问题。谁能真正帮助他们解决这个核心问题,用户才会倾心于谁。

总之,当前综合能源服务IES已经出现了异化趋势,这种异化既是国家经济大势驱动背景下的企业急于转型的结果,也是政策滞后、监管弱势的结果,其中也凸显出技术驱动新业务新业态的加速向能源电力领域渗透的急切。但不管如何,在当前构建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外双循环互促经济架构的过程中,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保市场主体才是IES最应该考虑和借助的大势,也是其最核心业务。不管是电网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服务公司或是社会资本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只要能够真正放弃掉那些非市场竞争因素,真正将自己利益与用户利益紧密协同起来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相关阅读:

从综合能源服务想到的:综合能源服务并不准确

原标题:明言明语(4):异化了的综合能源服务IES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综合能源服务查看更多>电网企业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