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访谈正文

中电联周霞:以可靠性实现电网安全管理量化升级

2019-06-24 14:39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供电可靠性电力企业电力体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发布《2018年全国电力可靠性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供电可靠性明显提升,全国平均供电可靠率达到99.820%,同比上升0.006个百分点,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15.75小时/户,同比减少0.52小时/户。供电可靠性的提升为我国营商环境建设再次完美助力。

实现安全的量化管理一直是企业不断探索的方向,特别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电力企业数据化转型提速,安全管理的数据化升级也迎来新时代崭新的注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电网可靠性管理工作,电网企业又做了哪些探索?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可靠性管理中心副主任周霞。

记者:安全管理一直是电力企业重点工作之一,为什么说可靠性管理是电力企业实现安全量化管理的重要抓手?

周霞: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实践充分证明,可靠性管理技术是适合我国电力工业特点并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体系。对于电力生产企业来说,电力可靠性管理是企业全寿命周期全过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提升客户用能体验的关键举措。

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走过34年历程后的今天,电力可靠性管理方法贯穿电力规划、电力建设、电网运行、生产运维、优质服务、设备制造及招投标等所有环节并发挥导向性作用,电力可靠性管理是电力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等管理理念已经在各级电网企业得到广泛认可。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人人都是可靠性专责”,始终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作为全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覆盖发展、设备、营销、基建、物资、调控等专业部门,从总部(分部)、省、地市、县到班组的电力可靠性管理网络,形成了全业务、各环节参与可靠性管理的工作格局,强基础、抓创新,全力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总抓手”,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立足“抓两头、促中间,东西部齐头并进”的工作思路,持续强化可靠性工作与规划建设、物资装备、生产运维、客户服务、科技创新的多线联动和责任传递,推动横向纵向形成合力,系统推进全网可靠性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电网企业通过强化可靠性管理,实现了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水平的显著提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的城市用户供电可靠率分别由2003年的99.847%、99.684%和97.951%提升至2018年的99.952%、99.937%和99.897%,相当于停电时间分别由13.36小时/户、27.69小时/户和179.45小时/户减少至4.21小时/户、5.56小时/户、9.02小时/户。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的220千伏及以上变压器、断路器等主要输变电设施可用系数在2003-2018年的15年间,均提升0.3个百分点以上,相当于设施年平均可用小时数增加约30小时。

记者:有人讲,21世纪是数据的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风险,但是不转型会面临更高的风险,在新环境下,电力可靠性管理面临哪些挑战?

周霞:当前,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蓬勃兴起,能源转型发展已经上升到我国国家战略层面,进入了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转化利用和终端能源清洁替代的主力能源品种,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电力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管理作为电力生产供应“质量”管控工作的核心,面临着来自技术、市场、社会、体制等多方面的挑战和考验。一是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加速推进,电力生产和消费变革已经全面开启,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展,特高压及交直流混合运行的复杂输电系统,大规模新能源发电设备接入,新型综合能源系统建设,正在重塑电力产业格局和管理模式,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体系动态管理面临多方压力。二是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电力市场交易方式和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增量配电网、综合能源系统、微网等新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不断涌现,如何对其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亟待研究解决,加之原有工作体系中对地方独立电网、自备电厂、核电站等存在诸多盲点,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覆盖范围亟待拓展完善。三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幕的开启,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建设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电力用户对电力供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公众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电力企业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安全可靠供能和优质电能供给的生产管理压力,是压力也是动力,电力可靠性管理和电能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历史机遇期。四是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智能电表和传感检测设备的广泛普及应用,电力企业正逐步实现生产管理运维各功能模块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运行的控制能力与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可视性,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日益提高。电力可靠性管理信息化水平必须与时俱进加快提升,才能确保工作节奏能够跟上行业发展水平,避免出现其他专业信息化工作开汽车、可靠性管理信息化工作拉牛车的不协调局面。

记者:近年来,我国电网供电可靠性发生了哪些变化?

周霞:近几年,我国供电可靠性水平逐步趋于稳定,指标持续向好,有两个方面实现突破性好转。

首先,我国城市、农村的供电可靠性差距逐步缩小。2016年开始实施“十三五”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以来,各地区各企业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农网改造升级取得了较大成效,农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农村的供电可靠性差距逐步缩小。2016-2018年,农村用户供电可靠率实现了99.758%、99.768%、99.775%的稳步提升,城市、农村用户供电可靠率差距分别为0.183个百分点、0.175个百分点和0.171个百分点,相当于停电时间差距分别缩小至16.03小时、15.33小时和14.95小时。

其次,我国预安排停电时间在总停电时间中的占比首次下降至60%以内。用户停电按照停电性质分为故障停电和预安排停电两大类,一直以来造成我国中压用户停电的主要原因是预安排停电,在总停电时间中所占比例长时间保持在70%-80%,缺电时期预安排停电时间所占比例甚至高达90%。而在发达国家,预安排停电只占到15%左右。我国预安排停电时间在总停电时间中的占比远远大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与负荷接近零增长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负荷保持持续增长,大规模的电网建设改造及市政工程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停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停电管理方面的差距。

近几年,各级电网企业着力优化电网结构、提高设备质量、丰富运维手段、创新管控技术,加强过程管控和精准投入,推进配电网检修模式向不停电作业转变,实现了停电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和预安排停电时间在总停电时间中占比的持续下降。2018年,我国用户预安排平均停电时间为9.29小时/户,占总停电时间的58.99%,首次下降至60%以内。

为提升供电可靠性,国家电网公司2018年配网不停电作业人员达到1.1万,各类专业设备达到3091台,较2015年增长35.4%、66.7%。全年开展不停电作业96.9万次,减少停电6571万时户。南方电网公司2018年实施配网带电作业15万次,同比增加100%以上,实现大跨越发展,减少停电超过1000万时户。

记者:上世纪80年代我们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开始建设我国的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30多年后的今天,和国际同行业比较,我们国家的可靠性管理处于什么水平,还有哪些差距?

周霞: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从管理规模方面来说,管理着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电网。从管理方式方面来说,30多年间我们坚持了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管理系统和统一的管理模式,可靠性管理在电力生产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水平方面,我国火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近年来始终维持在90%以上的高位,机组年平均非计划停运次数已降至1次以下,所有类型的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均高于北美地区,非计划停运率均低于北美地区。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水平普遍好于国际同类设备。供电可靠性方面,我国供电可靠性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虽然全口径供电可靠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就城市用户供电可靠性而言,2018年,我国城市用户故障平均停电时间为1.78小时/户,已经与主要发达国家相当,其中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供电可靠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总体来看,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正在逐步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发达国家在电力可靠性应用方面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在理论性研究、系统性分析、经济性结合、新领域应用和监管实施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比如北美可靠性管理工作前瞻性要求提高,并且始终以大电网安全为可靠性管理宗旨,目的性强,强制性突出,在具体工作中非常重视可靠性事件分析,开展可靠性风险管理,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仍侧重在传统范围对设施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在管理领域和技术方法上,在工作预见性和计划性方面,需要借鉴北美等国际先进经验。比如国际先进电网企业均重视可靠性在电网规划源头的建设,将系统安全性与客户负荷大小相关联,应用停电频率、停电持续时间等主要电网可靠性指标,估计系统的运行特性和发展趋势,对可靠性投资费用和效益进行分析,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我国目前配电系统的建设仍然较多采用基于预想事故的传统配电网规划方法,许多地方还停留在哪里变压器过载了,哪里线路卡脖子等应对层次,缺乏更加统一的长远的网架和接线规划。另外,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可靠性奖励机制,国家对可靠性的监管已逐步从行政管理转向以财政激励和惩罚为基础的柔性管理,我国的电力企业已经普遍实行可靠性目标管理,但尚未出台可靠性奖惩机制。

记者:请您对今后几年行业可靠性管理工作进行一下展望。

周霞:今后几年,行业可靠性管理工作要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号召,积极回应社会对营商环境的关注,积极服务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诉求,以持续增进电力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管理技术服务能力为主线,着力提高信息统计分析质量,着力开拓信息应用服务领域,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数据信息平台,规范业务工作流程,积极构建层级清晰、权责明确、高效协同的工作体系,助力电力安全生产和客户服务水平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到电网各专业工作来说,我们要逐步提升统计分析工作质量,推动电力可靠性数据与调度、智能表计等相关停电数据实现源端唯一,不断扩大管理范围,将部分增量配电网、地方电力企业等纳入管理,提高统计分析工作深度,强化多角度多场景分析。要建立健全技术标准规范,加快输变电系统、直流输变电设施等评价标准制修订,不断推进与国际通行标准的接轨,做好国内、国际标准的互译整理工作。要进一步提升可靠性管理信息化水平,构建安全、高效、灵活的电网可靠性管理信息平台。要做好电力可靠性管理代码修编及应用、适应营商环境评价要求的供电可靠性评价体系、直流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方法、输变电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等重点领域的专项研究工作。要积极开拓数据应用领域,充分发挥可靠性管理在电力全过程管理中的引领作用,深化可靠性数据信息对相关领域的应用。要加强行业可靠性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打造高效实干的可靠性工作体系。


原标题:周霞:以可靠性实现电网安全管理量化升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供电可靠性查看更多>电力企业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