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市场正文

【深度】曾鸣:以电力需求响应推动供给侧变革(以北京市为例)

2016-01-07 15:21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作者:曾鸣关键词:电力需求响应供给侧变革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实施电力需求响应推动供给侧变革的主要困难

2015年8月12日,北京电网负荷达到1843.7万千瓦的历史最高值。为缓解电网高峰运行压力,8月12日11~12时,北京市实施了首次全市范围内的电力需求响应工作,北京市发改委、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组织17家负荷集成商、74家用户参与,提前24小时发布需求,实际削减电力负荷约7万千瓦,并临时组织大用户实施“提前30分钟通知”的需求响应,在12~13时累计削减负荷近3万千瓦。8月13日13时42分,北京电网负荷再次刷新记录,达到1856.6万千瓦,北京市再次执行需求响应,削减负荷约6.6万千瓦。

此次需求响应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北京市负荷管理由行政的有序用电手段向市场化的需求响应转变,实现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突破,电力需求响应实施的意义大于目标的完成。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

由于电力需求响应在我国还处于试点阶段,市场化不强,用户参与度比较低。电力需求响应是用户自愿性、自主性地对价格信号或者经济激励作出反应并相应地调整用电需求的行为。北京市已有的激励机制主要是节能补贴、差别性电价、阶梯电价、峰谷电价、尖峰电价和临时性减少高峰电力负荷奖励等机制。目前北京市现行的峰谷电价比不尽合理,尖峰低谷电价比不到4倍,国外的峰谷电价比一般为5~8倍,最高可达到9~10倍。没有合理的峰谷电价差距,用户节省的电费就不足以补偿其调整作息时间而产生的成本,很难激励电力用户改变其用电方式实现移峰填谷。

没有必要的计量、比较、补偿的技术和设施,电力用户无法对价格、激励和系统运营机构的指令作出合适的响应。这些设施的建设和升级的成本及投资需求巨大。但目前缺乏制定激励性补贴的市场化机制,补贴标准的给定难以进行科学的社会成本效益评估,用户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尤其是负荷集成商的商业运营模式亟待建立。

电能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电力用户更多的是知道电力消费总量,但对电力能源的具体分类使用情况了解不多,更不用说去具体分析哪些类型可以响应,响应了多少。因此,用电大户急需精确测量、收集、分析、运用电力实时消费数据,对生产性负荷的流程进行优化,以及非生产性负荷进行自动化改造,改变负荷特性,实施精细化的电能管理,主动开展需求响应,更合理地利用电能、减小能耗,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电网企业目前拥有完善的双向电力负荷监控系统,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在监控中心和用户侧实时记下电力需求侧发布的指令,以及需求侧响应的实时值,转向市场经济方式主动需求响应。但目前电网公司对负荷分析还是粗线条的,没有为用户提供用电诊断服务和负荷调整方案的积极性。

原标题:以电力需求响应推动供给侧变革——以北京市为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需求响应查看更多>供给侧变革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